岳陽日報全媒體訊(記者 賀欣 實習生 王鵬輝)記者昨日從岳陽市文化旅游廣電局獲悉:在疫情常態化防控的關鍵時期,為了響應就地過年的號召,為了讓廣大市民感受家的溫暖、品嘗年的味道,該局為傳承中華民族的傳統技藝、展示獨屬于岳陽大地的豐富獨特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突出“非遺傳承新舉措,文旅融合新發展”的特點,將舉辦非遺網絡春晚以及非遺網絡年貨節。據悉,非遺網絡年貨節將在1月28日下午4時于淘寶、拼多多平臺同步直播,淘寶搜索“湖南非遺館”即可在線觀看直播。
據介紹,岳陽非遺網絡春晚將秉承傳承非遺經典、熔鑄岳陽文化的宗旨,將長樂抬閣、舞龍舞獅、漁歌唱和、楚韻楚鼓等十余種非遺傳統民俗融匯成精彩絕倫的《序·非遺送福》《龍獅獻瑞·天官賜福》《抬閣斗春·巧藝煥彩》《漁歌互答·此樂何極》《楚鼓競奏·逐疫納祥》等系列節目。“致非遺、敬匠心”非遺網絡年貨節將采用直播帶貨的全新方式,在線出售包括君山銀針茶、岳州扇、十三村醬菜、長樂甜酒、蘭花蘿卜、平江醬干等在內的十余種岳陽特色食品與岳陽傳統工藝產品非遺過大年 文化進萬家,共享視覺華美盛宴,共品味蕾極致體驗。
非遺過大年,文化進萬家;創新非遺傳承,飛揚文化遺韻。屆時,來自岳陽各地的非遺表演、非遺產品都將以“線上為主、線下為輔”的新形式呈現給廣大市民,賞非遺、搶美食、承傳統、享年味。
匠心致遠”好地方非遺人文資源育人實踐團隊走進揚州漆器廠,開展實踐調研,以青年視角探索非遺技藝的傳承路徑,用創新思維為傳統工藝注入時代活力。其間,團隊成員與全國輕工技術能手、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市工藝美術大師王永霞面對面交流,聆聽傳承故事,
為推行五育并舉,做好學校傳統文化教育。六安市裕安區雷鋒路小學立足本土文化率先成立紅·藝工坊開設特色多項美育融合課程。2020年,紅·藝工坊結合六安瓜片的非遺文化,將茶文化引進校園
為讓園區親子家庭對東莞非遺傳統文化有更深入的認識,5月28日,松山湖婦聯、松山湖關工委、松山湖少工委聯合開展“識東莞非遺·做文化傳人”親子周末營系列活動。來自松山湖園區的20組親子家庭在這里領略石龍非遺的美和獨特,感受指尖傳承的工匠精神。
王河灣挎鼓已有100多年的歷史,是河北省張家口市宣化區獨有的民間藝術。作為王河灣挎鼓的第四代傳人,賀海在研習前輩技藝的同時,還將這種民間藝術從田間地頭帶上了文藝演出的舞臺,如今他已是該項目的省級代表性傳承人。2009年,王河灣挎鼓被列入省級
校長對實踐團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強調活動期間要始終將師生安全放在首位,期待通過此次活動讓孩子們感受傳統音樂文化的魅力,助力非遺文化傳承。該校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筠連縣巡司鎮武德小學將持續推動非遺文化進校園,讓更多孩子在傳統音樂的滋養中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