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文化和旅游部獲悉,近日文化和旅游部正式對外公示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據悉,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推薦項目337項,其中,新列入198項,擴展139項。公示期20個工作日,從2020年12月22日至2021年1月19日結束。其中,江蘇有17項入選。引發南京人關注的是,南京有綠茶制作技藝(雨花茶制作技藝)和素食制作技藝(綠柳居素食烹制技藝)兩項入選。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2019年,文化和旅游部開展了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推薦申報工作。2020年,文化和旅游部組織專家對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以及中央和國家機關部門推薦申報的943個項目進行了評審。之后,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評審委員會進行了審議,提出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推薦項目337項,其中,新列入198項,擴展139項。
記者注意到,其中,江蘇入選17項,新入選7項,包括淮安市淮安區申報的南閘民歌,江蘇省泰州市泰興市申報的泰興花鼓、宿遷蘇北大鼓、江蘇省連云港市東??h的水晶雕刻(東海水晶雕刻),江蘇省鹽城市大豐區的瓷刻(大豐瓷刻),江蘇揚州市的脂粉制作技藝(謝馥春脂粉制作技藝),江蘇徐州的徐州伏羊食俗。
擴展項目有9項目,包括江蘇常州、鹽城東臺市申報的蘇繡(常州亂針繡、東臺發繡)、江蘇南通如皋市申報的地毯織造技藝(如皋絲毯織造技藝)、江蘇宿遷的蒸餾酒傳統釀造技藝(洋河酒釀造技藝),南京的綠茶制作技藝(雨花茶制作技藝)、素食制作技藝(綠柳居素食烹制技藝)、蘇州相城區的廟會、泰州海陵區的撂石鎖、南通的中醫傳統制劑方法(王氏保赤丸制作技藝)。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張楠
來源:揚子揚眼
俞平是上海漆器制作技藝與顧村俞氏百寶鑲嵌的第四代傳承人。那時的上海漆器界,能獨立完成百寶鑲嵌的工匠,唯有他和父親。漆器鑲嵌是漆器制作技藝和百寶鑲嵌制作技藝相結合的一門綜合復雜技藝,涵蓋美工設計、木工、漆工、鑲嵌、開紋、描金等工序,整體制作難
近日,2025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東莞主會場系列活動啟動,此次活動以“融入現代生活——非遺正青春”為主題,并對東莞市第七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及傳承人頒牌,中堂新晉的臘風腸制作技藝項目、“百歲”制作技藝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羅運娣正式獲
館內展陳集圖文、實物、視聽、手作和交流于一體,體現了“非遺盛宴、古都寶典、活態體驗、多維呈現”的鮮明特色;通過“非遺館探秘”“劇本殺”等新型表現方式,促進非遺融入生活,成為時尚,推動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下面,讓我們一起走進十笏園非遺空間,了解下這四項最新獲選的非遺項目吧~同時還設有拉胚成型體驗、文創手作陶藝體驗和陶印兩項非遺體驗區,旨在深入挖掘傳承濰坊陶藝文化歷史,向學員們傳授非遺知識,讓他們可以在濰坊不出遠門,親自參與制作和體驗,親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