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傳承非遺匠心 成都市新都區舉辦首屆非遺文創周
封面新聞記者 羅田怡
為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弘揚新都區優秀傳統文化,推進非遺賦能鄉村振興的發展戰略,2022年12月30日,2022年新都區首屆非遺文創周在成都市新都區啟動。
本次活動緊緊圍繞“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的戰略部署,通過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利用新都區非遺傳習基地多角度探索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的連接點,讓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活態傳承走進現代生活,以“非遺+日用、非遺+文創、非遺+文旅、非遺+文娛”等產品和服務,充分融合全區非遺與旅游資源,結合傳統民俗、傳統工藝與公共文化活動,將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和元素融入展陳、表演、體驗、研學、餐飲和購物等多種業態,成為滿足國民文化認同強烈需求的優質選項。活動共舉辦5天,將一直持續到2023年1月3日。
新都區一直致力于非遺的保護、傳承與發展。長期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工作原則。在新都區委區政府的領導下,加大全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工作。專門成立“新都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領導小組及專家委員會”,對國家級、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進行有效保護,深入挖掘區內非遺項目,積極組織非遺項目申報工作,加大傳統非遺項目及傳承人的保護工作,通過大量的田野調查、走訪挖掘,今年有14個項目成功申報“新都區第六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本次活動還通過網絡報名征集了15組家庭在活動現場沉浸式體驗新都非遺、文創項目。通過親子共同體驗的形式,讓大朋友小朋友在充滿樂趣的活動體驗中感受非遺的魅力,讓更多市民、未成年人與新都非遺文化零距離接觸,提升對優秀傳統文化的認知度。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下一篇
近日,2025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東莞主會場系列活動啟動,此次活動以“融入現代生活——非遺正青春”為主題,并對東莞市第七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及傳承人頒牌,中堂新晉的臘風腸制作技藝項目、“百歲”制作技藝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羅運娣正式獲
館內展陳集圖文、實物、視聽、手作和交流于一體,體現了“非遺盛宴、古都寶典、活態體驗、多維呈現”的鮮明特色;通過“非遺館探秘”“劇本殺”等新型表現方式,促進非遺融入生活,成為時尚,推動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下面,讓我們一起走進十笏園非遺空間,了解下這四項最新獲選的非遺項目吧~同時還設有拉胚成型體驗、文創手作陶藝體驗和陶印兩項非遺體驗區,旨在深入挖掘傳承濰坊陶藝文化歷史,向學員們傳授非遺知識,讓他們可以在濰坊不出遠門,親自參與制作和體驗,親身體
8月7日晚,清遠市清新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變身“千年茶室”,30余名身著月白茶服的青年齊聚“滿FUN夜校”,開啟了一場解碼省級非遺筆架茶的沉浸式之旅。而“行茶十試”品飲儀式的演繹,則讓理論中的文化內涵具象化。贈送的非遺茶具禮盒,將“現場體驗
為讓園區親子家庭對東莞非遺傳統文化有更深入的認識,5月28日,松山湖婦聯、松山湖關工委、松山湖少工委聯合開展“識東莞非遺·做文化傳人”親子周末營系列活動。來自松山湖園區的20組親子家庭在這里領略石龍非遺的美和獨特,感受指尖傳承的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