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傳承非遺匠心 成都市新都區舉辦首屆非遺文創周
封面新聞記者 羅田怡
為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弘揚新都區優秀傳統文化,推進非遺賦能鄉村振興的發展戰略,2022年12月30日,2022年新都區首屆非遺文創周在成都市新都區啟動。
本次活動緊緊圍繞“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的戰略部署,通過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利用新都區非遺傳習基地多角度探索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的連接點,讓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活態傳承走進現代生活,以“非遺+日用、非遺+文創、非遺+文旅、非遺+文娛”等產品和服務,充分融合全區非遺與旅游資源,結合傳統民俗、傳統工藝與公共文化活動,將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和元素融入展陳、表演、體驗、研學、餐飲和購物等多種業態,成為滿足國民文化認同強烈需求的優質選項。活動共舉辦5天,將一直持續到2023年1月3日。
新都區一直致力于非遺的保護、傳承與發展。長期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工作原則。在新都區委區政府的領導下,加大全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工作。專門成立“新都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領導小組及專家委員會”,對國家級、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進行有效保護,深入挖掘區內非遺項目,積極組織非遺項目申報工作,加大傳統非遺項目及傳承人的保護工作,通過大量的田野調查、走訪挖掘,今年有14個項目成功申報“新都區第六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本次活動還通過網絡報名征集了15組家庭在活動現場沉浸式體驗新都非遺、文創項目。通過親子共同體驗的形式,讓大朋友小朋友在充滿樂趣的活動體驗中感受非遺的魅力,讓更多市民、未成年人與新都非遺文化零距離接觸,提升對優秀傳統文化的認知度。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下一篇
漆藝作為我國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具有實用與藝術完美結合的獨特魅力。中國是漆文化資源的大國,盛產優質天然漆,也是出土古漆器最多的文明古國。漆器是中國古代在化學工藝及工藝美術方面的重要發明。中國四大漆器:至元代,揚州已成全國漆器制作中心。
共敘運河情”揚臺大學生非遺文化研習之旅在我市展開,來自新北、臺中、屏東等島內縣市以及江蘇南通、浙江紹興、安徽馬鞍山、山東濰坊等大陸城市在揚就讀的20余名大學生,近距離體驗了揚州剪紙、廣陵古琴等非遺文化。
每一把漆扇都凝聚著孩子們對傳統文化的敬仰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孩子們接過新衣時,純真的笑容洋溢在臉上,興奮之情溢于言表。下一步,安居苑社區婦聯將持續聚焦困境兒童群體的需求,開展更多形式多樣的關愛活動,用溫暖與陪伴為孩子們點亮成長之路,助力他們
6月10日是“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以“宋韻楠溪·非遺嘉宴”為主題的百工生活市集于溫州永嘉廣場熱鬧“開市”,為市民帶來為期2天“從天光到晚歸”的非遺文化大餐。
3月19日,湖南省邵陽市雙清區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寶慶油布傘制作技藝培訓班。未來,雙清區將依托這些非遺項目,開發更多兼具文化內涵與參與性的文旅產品,如非遺研學線路、民俗體驗活動等,推動非遺活態傳承,助力雙清文旅向著更高質量、更具特色的方向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