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渭南剪紙非遺傳承人艾曉受邀參與《2023年渭南春晚》節目錄制
撰稿 閔盼龍
近日,“奮進新征程 同筑中國夢”2023年渭南市春節聯歡晚會在渭南大劇院錄制。渭南非遺傳承人艾曉受邀參加節目錄制,他用手中的剪、心中的情、眼中的愛,剪出生動形象、喜慶吉祥的新春主題剪紙作品,表達著對渭南人民新年的美好祝福。
▲艾曉受邀參與《2023年渭南春晚》節目錄制
▲艾曉《2023年渭南春晚》節目錄制現場展示作品
錄制現場,艾曉老師向觀眾們呈現了《奮進新征程 同筑中國夢》《玉兔迎春》《福兔》等精心設計的作品。一把刻刀。鏤紙成花。勾連不斷;一疊紅紙,可以演繹千變萬化。溫柔里透露著渭南人的情懷,氛圍感被拉滿。有渭南人的精神名片,有本土的文化元素,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
▲ 艾曉與其所在的渭南市文藝志愿者協會助力《2023年渭南春晚》節目錄制
值得一提的是,一直以來,剪紙非遺傳承人艾曉被稱為渭南文藝界的“常客”、“釘子戶”,常年活躍在渭南春晚的舞臺。連同渭南全年開展的大小場次活動,大多都能看到艾曉的身影。作為渭南的剪紙非遺傳承人,多年來艾曉一直深耕在剪紙文化的陣地,從樣式的探索,到剪紙成品的完成;從創新出發,到情懷融入,再到創作水平的提升,都滲透著執著與堅守,這是文藝人的精神和價值追求。
此外,在錄制《2023年渭南春晚》節目之余,艾曉還創作了多幅兔年主題剪紙作品。這些作品以白菜(擺財)、銅串(發財)、平安福、兔形象等為元素設計。其兔字造型輪廓清晰、線條生動流暢,輪廓內部以鏤空為主,又適當留實,做到繁簡得宜、虛實相生,給人以視覺享受。
艾曉賦予這些作品“前途(錢兔)似錦”、百財聚來、兔年納福、富貴平安、福兔送財等美好寓意。我們都知道,兔為瑞獸,民間有諺云:“蛇盤兔,必定富”,如有玉兔在旁,則可事事順意、玉兔呈祥。兔子溫柔乖巧,玉兔更是美麗聰穎,象征美麗、溫順、祥瑞。兔子不僅好動還活潑可愛,在遇到危險的時候,能憑借自己靈敏的反應能力巧妙化險為夷。艾曉希望,這些作品能為傳遞歡慶佳節的喜悅,寄托美好真摯的祝福。
▲資料圖:艾曉受邀參與《2022年渭南春晚》節目錄制現場
▲資料圖:艾曉受邀參與《2022年渭南春晚》節目錄制現場
渭南市“兔年春晚”共分為“歡樂中國年”、“幸福追夢人”、“揚帆向未來”三個篇章。在舞美設計上,引用延伸舞臺,增強觀眾沉浸式體驗,使“渭南春晚”更加具有向心力和親和力,全面展現渭南文化事業的繁榮發展,提升“渭南春晚”品牌影響力。
據悉,此次春晚總時長120分鐘,以“新時代、新渭南、新生活、新征程”為主線,深度挖掘渭南本土文化特色,在營造喜慶節日氛圍的同時,熱情謳歌了2022年渭南發展成就,凝聚起全市上下同心同德、奮發前行的昂揚精神。錄制節目將于春節期間在各媒體平臺同步首播。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剪紙傳承人徐長琴為了提升剪紙技藝,徐長琴自費到外地學習,參加比賽,拜訪全國剪紙代表性傳承人和名家。眾多榮譽不僅是對徐長琴剪紙藝術的肯定,也是對她傳承非遺的贊賞。徐長琴將永葆初心,用她的雙手創作出更多精美的剪紙作品,讓這項非遺技藝真正地在昌吉
共敘運河情”揚臺大學生非遺文化研習之旅在我市展開,來自新北、臺中、屏東等島內縣市以及江蘇南通、浙江紹興、安徽馬鞍山、山東濰坊等大陸城市在揚就讀的20余名大學生,近距離體驗了揚州剪紙、廣陵古琴等非遺文化。
近日,南通市非遺剪紙代表性傳承人李海烽將家鄉地標與剪紙藝術巧妙結合,精心創作出多幅富有特色的剪紙作品。文峰塔、支云塔、電視塔、美術館、蘇通大橋等元素“躍然紙上”,給人帶來全新的城市印象。根據兩個字的橫豎撇捺,將文峰塔、支云塔和蘇通大橋等南通
鄭光榮,北京市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老北京叫賣”傳承人,同時被授予“中國非遺吆喝叫賣傳承人”及“新時代非遺傳承人”稱號,并擔任北京正明圣達叫賣團團長。他計劃通過更多國際文化交流活動,將“老北京的聲音”帶向世界舞臺,讓更多人聽見并感受到中華文
清明時節,傳統文化體驗官查仲豪與馮彥雯走進山東省泰安市岱岳區夏張鎮,探訪傳承千年的泰山律家陶笛與泰山西御道剪紙,沉浸式體驗泰山非遺的匠心與韻味。”在他的引導下,體驗官們欣賞了以傳統文化“二十四節氣”為主題的剪紙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