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西第八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單公布玉林有10個項目榜上有名趕緊來看看有你熟悉的嗎?
日前,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公布了第八批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入列的項目共152項,主要涉及民間文學、傳統音樂、傳統舞蹈、曲藝、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傳統美術、傳統技藝、傳統醫藥、民俗等領域。我市博白雜技等10項目榜上有名。玉林市此次納入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新名單的項目分別是▼▼▼北流獅舞(圖源北流市龍獅運動協會)
博白雜技博白雜技團在大型晚會現場表演雜技。 (玉林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廖源 攝)
玉林銅鏨刻技藝(資料圖片)玉林牛巴制作技藝(資料圖片)北流陶瓷制作技藝(資料圖片)
烏石醬油釀造技藝(資料圖片)
陸川鐵鍋鑄造技藝(資料圖片)玉林城隍酸料腌制工藝(資料圖片,圖源網絡)玉林陳善文駁骨水制劑方法(玉林正骨水是廣西玉林制藥有限責任公司,根據五十年代初著名老中醫陳善文先生獻出的秘方,結合現代技術研制而成的純中藥制劑。圖源網絡)
馮氏扶生堂排毒膏藥(資料圖片,圖源容縣文化館)
近年來,為了保護、傳承和開發利用傳統文化和技藝,玉林市積極申報非遺項目,全市目前共有400多項文化項目入列各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當中。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有你家鄉的嗎
還有哪些你知道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歡迎在下方“寫留言”和小編一起來“聊聊”
采寫 | 玉林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唐勁梅責編 | 寧夏校對 | 張冠中
審核 | 宋建州監制 | 袁長松出品 | 玉林日報社全媒體
俞平是上海漆器制作技藝與顧村俞氏百寶鑲嵌的第四代傳承人。那時的上海漆器界,能獨立完成百寶鑲嵌的工匠,唯有他和父親。漆器鑲嵌是漆器制作技藝和百寶鑲嵌制作技藝相結合的一門綜合復雜技藝,涵蓋美工設計、木工、漆工、鑲嵌、開紋、描金等工序,整體制作難
近日,2025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東莞主會場系列活動啟動,此次活動以“融入現代生活——非遺正青春”為主題,并對東莞市第七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及傳承人頒牌,中堂新晉的臘風腸制作技藝項目、“百歲”制作技藝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羅運娣正式獲
館內展陳集圖文、實物、視聽、手作和交流于一體,體現了“非遺盛宴、古都寶典、活態體驗、多維呈現”的鮮明特色;通過“非遺館探秘”“劇本殺”等新型表現方式,促進非遺融入生活,成為時尚,推動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下面,讓我們一起走進十笏園非遺空間,了解下這四項最新獲選的非遺項目吧~同時還設有拉胚成型體驗、文創手作陶藝體驗和陶印兩項非遺體驗區,旨在深入挖掘傳承濰坊陶藝文化歷史,向學員們傳授非遺知識,讓他們可以在濰坊不出遠門,親自參與制作和體驗,親身體
8月7日晚,清遠市清新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變身“千年茶室”,30余名身著月白茶服的青年齊聚“滿FUN夜校”,開啟了一場解碼省級非遺筆架茶的沉浸式之旅。而“行茶十試”品飲儀式的演繹,則讓理論中的文化內涵具象化。贈送的非遺茶具禮盒,將“現場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