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湖南省文化館(湖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舉行“我來學手藝”湖南非遺體驗展系列活動之“夕陽余霞尚滿天”2021年重陽節尊老愛老剪紙體驗活動。
參加活動的老年朋友們在剪紙傳承人的指導下,體驗剪紙藝術。
活動現場。
紅網時刻10月14日訊(記者胡邦建通訊員張昕)10月14日是農歷九月初九重陽節。今天上午,湖南省文化館(湖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舉辦了“我來學手藝”湖南非遺體驗展系列活動之“夕陽余霞尚滿天”2021年重陽節尊老愛老剪紙體驗活動。
本次活動旨在持續推進黨史學習教育,深入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切實把黨史學習教育同加強湖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廣泛開展公共文化服務相結合,增強人民群眾的參與感與獲得感。活動的主要內容為湖南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望城民間剪紙的體驗學習。
望城民間剪紙流傳于長沙市望城區,具有典型的湘中地區梅山地域文化特征、濃郁的生活氣息和豐富的民俗文化內涵。在湖南非遺展示體驗館內,剪紙傳承人陳鷙耐心教授,引導大家用一把小小的剪刀,將一張張紙剪成一幅幅喜慶吉祥的民間傳統圖樣。看到自己親手剪出的藝術作品,參加活動的老年朋友們個個喜笑顏開,開心地互相分享點評。
本次活動是省文化館(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廣大黨員干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用心用情開展的“我為群眾辦實事”的實踐。活動弘揚了中華民族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傳承了湖湘優秀傳統文化。
“我來學手藝”湖南非遺體驗展系列活動是湖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自2018年開始培育打造的示范性品牌活動,也是湖南省文化綜合發展專項資金(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類)支持項目。活動精選與中秋節、春節、端午節、重陽節等中國傳統節日相關的湖南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通過展覽、展示與體驗活動,給民眾搭建了學習、了解湖南非物質文化遺產,體驗、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平臺,受到了廣大市民的一致好評。
近日,南通市非遺剪紙代表性傳承人李海烽將家鄉地標與剪紙藝術巧妙結合,精心創作出多幅富有特色的剪紙作品。文峰塔、支云塔、電視塔、美術館、蘇通大橋等元素“躍然紙上”,給人帶來全新的城市印象。根據兩個字的橫豎撇捺,將文峰塔、支云塔和蘇通大橋等南通
王河灣挎鼓已有100多年的歷史,是河北省張家口市宣化區獨有的民間藝術。作為王河灣挎鼓的第四代傳人,賀海在研習前輩技藝的同時,還將這種民間藝術從田間地頭帶上了文藝演出的舞臺,如今他已是該項目的省級代表性傳承人。2009年,王河灣挎鼓被列入省級
就在9月16日,第三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年會暨第四屆丹寨非遺周活動將在丹寨同期啟幕,一場非遺文化的狂歡盛宴即將開場!1.上午舉辦中國非遺保護年會主論壇,探討新時代非遺保護與發展的新路徑。四、非遺保護年會青年交流營
去了幾趟順德,吐血整理出這篇超詳細兩天一夜的游玩攻略,包含美食攻略、免費景點和住宿以及交通游玩路線,讓最近想去順德游玩的友友們作為參考,超適合情侶和閨蜜周末出行~去順德玩有這一篇就夠啦,最近要出發順德的友友們可以收藏起來啦,關于順德旅游還有
中國大運河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供圖“館內詳細展現運河沿線非遺項目的同時,還設置了不少互動點位,為游客打造沉浸式體驗場景。”常恩福表示,市民、游客能在一步一景中體會大運河流域多元文化與非遺技藝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