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關注|云南將啟動“茶香云南 共享非遺”系列宣傳活動
12月2日,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廳召開“茶香云南 共享非遺”——“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申遺成功系列宣傳活動新聞通氣會,將進一步加大傳承保護力度,宣傳好、展示好云南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講好云南故事,形成廣泛的宣傳效應,擴大云南非遺影響力,傳承保護和利用好申遺成果。
11月29日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17屆常會從摩洛哥拉巴特傳來喜訊,我國申報的“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通過評審,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其中,來自云南的6項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并入“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 被列入人類非遺代表作名錄。至此,云南共有中國剪紙(傣族剪紙)、格薩(斯)爾、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3個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書記、廳長趙國良在新聞通氣會上介紹,云南是世界公認的茶樹起源地,此次申遺云南參與項目眾多,內涵豐富,充分體現了云南眾多優秀民族文化對人類文化多樣性的重要貢獻。這些遺產項目世代傳承,形成了具有地域性、群體性和民族性特征的多樣性實踐,有助于拓展不同制茶技藝、飲茶傳統、茶文化、生物多樣性保護間的對話渠道,推動云南茶產業發展,助力廣大人民群眾增收減貧。
下一步,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廳將積極推動聯合保護行動,加強與44個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和中國茶葉博物館、中國茶葉學會、浙江大學茶葉研究所等參與申報項目、部門間聯合,采取共同保護行動。支持生產性保護,助力增收減貧,充分認識并尊重非物質文化遺產所體現的人類與環境互動的智慧和創造力,支持開展與茶文化、茶產業關聯項目的生產性保護,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實現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相統一。
此外,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廳還將在全省范圍內開展系列宣傳活動,分別組織臨滄市、普洱市、西雙版納州、大理州、德宏州5個州市6個項目參加文化和旅游部在杭州舉辦的“茶和天下共享非遺”主會場慶祝活動,臨滄市將作為慶祝活動云南分會場,于12月11日開展相應宣傳活動,各地也將按照各自方案開展宣傳;組織云南與茶主題關聯的非遺代表性項目在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廳大廳“非遺故事”展區開展茶專題非遺展;采取專家授課、現場直播等方式,制作7期以茶文化為主題的非遺公開課在相關媒體播出;在云南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網制作茶專題網頁,通過圖文、視頻等方式,集中展示近年來茶文化保護實踐成果;在全省范圍內征集與茶文化相關攝影作品,舉辦茶專題非遺攝影展。
文 劉婭娟
圖 孫兵 德宏州文化和旅游局 大理州非遺中心
編輯 代汪媛
本期責編 張靈潔 李元
審核 劉曉桐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作為世界上最古老的運河,一個數字難掩其中的自豪,中國大運河比十九世紀修筑的蘇伊士運河長十多倍,比1914年通航的巴拿馬運河長三十幾倍,比世界十大運河加起來的總長度還要長。面對如此宏大的工程,榮膺世界遺產項目稱號名副其實,眾望所歸。都說上善若
中國大運河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供圖“館內詳細展現運河沿線非遺項目的同時,還設置了不少互動點位,為游客打造沉浸式體驗場景。”常恩福表示,市民、游客能在一步一景中體會大運河流域多元文化與非遺技藝的魅力。
2025年7月15日,面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給出的最后期限,韓國交出的30頁答辯材料根本堵不住剽竊的窟窿。導火索是中國甩出的137項鐵證,把韓國五項非遺項目的老底扒了個干凈。這事再次證明,文化主權不能靠偷,扎扎實實搞傳承才是正道。老祖宗的東西
“五一”假期以來,江門開平市赤坎華僑古鎮以“赤坎有咖味”咖啡文化節為核心,在3公里騎樓長廊中掀起文旅新風潮。從百年前赤坎人帶回的咖啡豆,到每日都有大型文藝演藝活動的文旅融合模式,赤坎華僑古鎮通過咖啡節實現了“華僑記憶-社區參與-產業創新”的
陳學朝展示剛剛出爐的小箬禮餅。陳學朝自小就十分喜愛吃禮餅,從17歲開始學習制作傳統禮餅,如今已經37年了。盡管店鋪位于鄉間,但學朝禮餅店制作的禮餅始終供不應求。陳學朝表示,未來,他計劃在保留核心工藝的基礎上,進一步探索低糖、小分量等健康化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