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關注|云南將啟動“茶香云南 共享非遺”系列宣傳活動
12月2日,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廳召開“茶香云南 共享非遺”——“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申遺成功系列宣傳活動新聞通氣會,將進一步加大傳承保護力度,宣傳好、展示好云南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講好云南故事,形成廣泛的宣傳效應,擴大云南非遺影響力,傳承保護和利用好申遺成果。
11月29日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17屆常會從摩洛哥拉巴特傳來喜訊,我國申報的“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通過評審,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其中,來自云南的6項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并入“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 被列入人類非遺代表作名錄。至此,云南共有中國剪紙(傣族剪紙)、格薩(斯)爾、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3個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書記、廳長趙國良在新聞通氣會上介紹,云南是世界公認的茶樹起源地,此次申遺云南參與項目眾多,內涵豐富,充分體現了云南眾多優秀民族文化對人類文化多樣性的重要貢獻。這些遺產項目世代傳承,形成了具有地域性、群體性和民族性特征的多樣性實踐,有助于拓展不同制茶技藝、飲茶傳統、茶文化、生物多樣性保護間的對話渠道,推動云南茶產業發展,助力廣大人民群眾增收減貧。
下一步,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廳將積極推動聯合保護行動,加強與44個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和中國茶葉博物館、中國茶葉學會、浙江大學茶葉研究所等參與申報項目、部門間聯合,采取共同保護行動。支持生產性保護,助力增收減貧,充分認識并尊重非物質文化遺產所體現的人類與環境互動的智慧和創造力,支持開展與茶文化、茶產業關聯項目的生產性保護,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實現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相統一。
此外,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廳還將在全省范圍內開展系列宣傳活動,分別組織臨滄市、普洱市、西雙版納州、大理州、德宏州5個州市6個項目參加文化和旅游部在杭州舉辦的“茶和天下共享非遺”主會場慶祝活動,臨滄市將作為慶祝活動云南分會場,于12月11日開展相應宣傳活動,各地也將按照各自方案開展宣傳;組織云南與茶主題關聯的非遺代表性項目在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廳大廳“非遺故事”展區開展茶專題非遺展;采取專家授課、現場直播等方式,制作7期以茶文化為主題的非遺公開課在相關媒體播出;在云南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網制作茶專題網頁,通過圖文、視頻等方式,集中展示近年來茶文化保護實踐成果;在全省范圍內征集與茶文化相關攝影作品,舉辦茶專題非遺攝影展。
文 劉婭娟
圖 孫兵 德宏州文化和旅游局 大理州非遺中心
編輯 代汪媛
本期責編 張靈潔 李元
審核 劉曉桐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首先登場的諸城茂腔小戲《諸城燒肉》,是最讓本地市民感到親切的非遺項目。諸城剪紙、諸城綠茶、諸城燒肉等非遺項目,也用不同藝術方式,向濰坊市民進行了展示。
俞平是上海漆器制作技藝與顧村俞氏百寶鑲嵌的第四代傳承人。那時的上海漆器界,能獨立完成百寶鑲嵌的工匠,唯有他和父親。漆器鑲嵌是漆器制作技藝和百寶鑲嵌制作技藝相結合的一門綜合復雜技藝,涵蓋美工設計、木工、漆工、鑲嵌、開紋、描金等工序,整體制作難
近日,2025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東莞主會場系列活動啟動,此次活動以“融入現代生活——非遺正青春”為主題,并對東莞市第七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及傳承人頒牌,中堂新晉的臘風腸制作技藝項目、“百歲”制作技藝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羅運娣正式獲
館內展陳集圖文、實物、視聽、手作和交流于一體,體現了“非遺盛宴、古都寶典、活態體驗、多維呈現”的鮮明特色;通過“非遺館探秘”“劇本殺”等新型表現方式,促進非遺融入生活,成為時尚,推動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下面,讓我們一起走進十笏園非遺空間,了解下這四項最新獲選的非遺項目吧~同時還設有拉胚成型體驗、文創手作陶藝體驗和陶印兩項非遺體驗區,旨在深入挖掘傳承濰坊陶藝文化歷史,向學員們傳授非遺知識,讓他們可以在濰坊不出遠門,親自參與制作和體驗,親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