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春節桂林旅游,不可錯過的“非遺”美食,每道都是地方特色
桂林不僅有甲天下的山水,還有口味獨特的風味美食,如果你春節到桂林旅游,記得不可錯過這些“非遺”美食,每一道都是地方的特色。
這次帶娃冬游桂林期間,品嘗到許多風味獨特的美食,實在太棒啦,馬上和大家分享一下。
“非遺”主要是文化的傳承,不同的飲食習慣造就了獨特的美食傳統,像桂林是廣西與湖南湘潭的文化融合處,這里生活著京、彝、水、仡佬族等十余個少數民族;
人民飲食習慣也經常處于清淡和酸辣之間,各種“因地制宜”的創造出意想不到的風味,如果你來桂林,一定要嘗嘗這些大自然饋贈的美味。
這道美食在國內也是無人不知了吧?作為廣西最經典的十大名菜之一,陽朔啤酒魚很多人都吃過,但大部分人吃到的,都是用草魚(鯇魚)制作的,魚刺會比較多。
而我這次在香宮吃到的,是產自漓江里的劍骨魚,刺少骨大,肉質非常的緊實;
并且制作時,使用的是陽朔船家傳統的烹調法,加上酒店自釀的新鮮啤酒做配料;
這樣制作出來的啤酒魚,湯汁濃稠、酒香撲鼻,魚肉鮮香無比。
桂林米粉、沙縣小吃和蘭州拉面,都是風靡世界的小吃。
但是,來桂林這個原產地,總得吃一頓桂林米粉,才能感受什么是正宗吧。
桂林米粉的靈魂是鹵水,鹵水制作技藝也入選了非遺技藝。
鍋燒金燦脆香,米粉米香撲鼻,入口順滑,非常不錯。
平樂十八釀是地方的特色菜,平樂距離桂林市區僅80km,在美食味道間,卻獨具一方特色,讓得老饕們也抵擋不住這色香味俱全,飄香四溢的非遺美食——平樂十八釀。
苦瓜釀、辣椒釀、南瓜花釀、茄子釀、豆腐釀...
釀菜之所以能得到平樂人的偏愛,不僅僅源于“萬物皆可釀”,一個個塞得圓鼓鼓的釀菜,更是填補了漂泊在外的平樂游子們對家鄉的思念——“唯有釀菜解鄉愁”。
廣西荔浦縣種植芋頭至今已有300多年歷史,品質遠勝其他地方所產,荔浦出產的芋頭,自清康熙年間以來就被列為“皇室貢品”。
他以自身的芳香撲鼻、酥糯軟甜的魅力征服無數人的味蕾。
好的食材,口味與營養并存,濃湯荔浦芋頭王精選本地走地老雞老火慢燉,燉足3小時燉出濃湯,雞湯和芋頭混合,上桌時味道香濃誘人,一碗接著一碗 讓食客們“芋”罷不能。
靠山吃山,交通不便的山區人們,更懂如何將食材變幻出與眾不同的風味,以滿足口腹之欲。
龍脊的農家至今保留著一道“名菜”——龍脊土椒炒臘肉,其臘肉便是他們獨門秘籍,在最寒冷的時節,農婦將臘肉掛在自家灶臺上,經歷長達一個多月的柴火熏烤,成就了一條條地道的龍脊臘肉。
這道用龍脊土椒,與猛火爆炒的臘肉,肉脆偏辣且香,是下飯的好幫手。
1995年,永福被國家農業部命名為“中國羅漢果之鄉”。
羅漢果發源于永福縣龍江鄉,享有“東方神果”之美譽。
這道美食打破傳統紅燒肉的做法,用羅漢果自身含有的糖甙、果糖、葡萄糖等代替普通白糖的甜,嵌入資源土豬肉中,小火慢燉、大火收汁,羅漢果掏空內芯做成盞,煨好的五花肉裝入盞內,淋入少量湯汁。
淮山排骨湯
外婆菜雜糧煲
香宮招牌肉
泉水土雞湯
百香果撈百合
小炒黃牛肉,桂林人都很喜歡吃。
香煎羊肉餅
這次在香宮體驗到的桂林特色美食,作為桂林香格里拉大酒店的標志性餐廳,香宮提供精致的粵菜、湘菜、川菜及正宗桂林,適應季節變換的時令菜肴,還是蠻不錯的。
環境來說,獨立包間,裝飾傳統中式,古典優雅,適合商務宴請。
整個餐廳都有許多古玩物件,隨便逛逛,也是挺享受的。
好了,以上就是樂玩君的桂林旅游攻略,下一篇,繼續給大家分享我的廣西旅游經歷。
Hi我是樂玩君,每天分享旅途中的所見所聞。如果你覺得我的旅游小貼士對你出行決策有幫助,就請關注我的主頁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獨具中國傳統特色的非遺產品,也作為獨具意義的“年貨”商品熱銷起來,讓申遺成功后第一個春節年味越來越濃。在叮咚買菜國和站,工作人員正在為新上線的“年貨節”活動做準備。今年,叮咚買菜推出了超300款禮盒商品,其中“好意頭”水果系列以及與瀘溪河聯
陳欣從馬來西亞攻讀完MBA后回到家鄉,立志成為一名優秀的蹺腳牛肉非遺“新傳人”。“在我接觸了蹺腳牛肉的發源史和父親的創業故事后,非常感動,我要‘接棒傳承’。年輕的陳欣,想用年輕人的方式,吸引更多的年輕朋友成為新粉絲。
十一黃金周來了,以上海老飯店、綠波廊、上海德興館、南翔饅頭店、松鶴樓等老字號為代表的滬上餐飲門店結合傳統節氣文化,以當季食材為主題推出時令美食,等著消費者來品嘗。
冬至迎春”長沙非遺體驗日活動在長沙非遺館舉行,中南大學國際教育學院的24名留學生體驗包餃子、捏面人。同時,長沙棕葉編、棕墊制作技藝、核雕制作技藝等非遺也紛紛亮相,為非遺傳承人提供了展示與銷售的平臺,讓游客在消費中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長沙剪紙
4月11日,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公示山東百種非遺美食推薦名單。其中,泰安的山東煎餅入圍面食類榜單,新泰黏糊雞、演馬金光牛肉入圍肉食類,泰山豆腐宴、隨河船魚宴入圍菜系菜肴類,東平粥入圍湯羹類,九制泰山黃精茶入圍茶飲類。經各市推薦、網絡投票、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