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哪些領域?有哪些詳細類別?
由國務院辦公廳頒布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申報評定暫行辦法》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作了這樣的界定: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各種傳統(tǒng)文化表現形式 ( 如民俗活動、表演藝術、傳統(tǒng)知識和技能, 以及與之相關的器具、實物和手工制品等) 和文化空間。”
《辦法》在具體內容上,在國際基礎上,有針對性地增加一些具有中國特色的內容, 以符合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現實存在狀況,多年從事非遺申報工作哈爾濱水龍吟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詳細整理了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六大領域的詳細內容。
一、各種口頭表述, 包括對群體有意義的詩歌、史詩、神話、民間傳說及其他形式的口頭表述, 也包括作為其載體的語言;
二、傳統(tǒng)表演藝術,包括戲劇、音樂、舞蹈、曲藝、雜技、木偶、皮影、宗教表演等表現形式;
三、社會風俗、禮儀、節(jié)慶, 包括重要的節(jié)慶, 游戲、運動和重要集會等活動, 有原始感的打獵、捕魚和收獲等習俗, 日常生活中的有意義的居住、飲食、習俗, 人生歷程( 從出生到殯葬) 的各種儀式、親族關系及其儀式、確定身份的儀式、季節(jié)的儀式、宗教儀式;
四、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和實踐, 包括時空觀念、宇宙觀, 對宇宙與宗教的信仰, 巫術, 圖騰崇拜,記數和算數的方法, 歷法紀年知識, 關于天文與氣象的知識和預言, 關于海洋、火山和氣候的知識與對策,農耕活動和知識, 植物的知識等;
五、傳統(tǒng)的手工藝技能和文化創(chuàng)造形式, 包括傳統(tǒng)的冶煉等傳統(tǒng)工藝技術知識和實踐, 醫(yī)藥知識和治療方法, 書法與傳統(tǒng)繪畫,保健與體育知識, 畜牧產品、水產品、果實的處理, 食品的制作和保存, 烹飪技藝, 工藝美術生產、雕刻技, 包含設計、染色、紡織等環(huán)節(jié)在內的紡織技藝, 絲織技術, 包含紋身、穿孔、彩繪在內的人體繪飾技術等。
六、與上述表現形式相關的文化空間。雖然這些文化遺產主要存在于民間, 但也不排除存在于宮廷、上層社會和精英文人中間, 但又瀕臨生存危機的一些文化遺產。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漆藝作為我國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具有實用與藝術完美結合的獨特魅力。中國是漆文化資源的大國,盛產優(yōu)質天然漆,也是出土古漆器最多的文明古國。漆器是中國古代在化學工藝及工藝美術方面的重要發(fā)明。中國四大漆器:至元代,揚州已成全國漆器制作中心。
每一把漆扇都凝聚著孩子們對傳統(tǒng)文化的敬仰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孩子們接過新衣時,純真的笑容洋溢在臉上,興奮之情溢于言表。下一步,安居苑社區(qū)婦聯將持續(xù)聚焦困境兒童群體的需求,開展更多形式多樣的關愛活動,用溫暖與陪伴為孩子們點亮成長之路,助力他們
6月10日是“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以“宋韻楠溪·非遺嘉宴”為主題的百工生活市集于溫州永嘉廣場熱鬧“開市”,為市民帶來為期2天“從天光到晚歸”的非遺文化大餐。
在東北長白山這片神奇的土地上,漢族和少數民族共同棲息,創(chuàng)造了燦爛的文化。他這一學才知道,原來王成貴的老叔在一家大糖坊里當案子師傅,他打小跟老叔學吹糖人,動物、人物、花草都會吹捏,甚至會動會走。再說,這手藝也是老人一輩子傳下來的玩藝呀。
近日,在天津舉行的非遺市集上,葉雕技藝非遺傳承人劉學會以時尚創(chuàng)意葉雕作品成功地吸引了大批粉絲。甚至這些年,他還不斷嘗試,將自己對天津的情懷融入葉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