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活動現場。 江楊燁 攝
圖為活動現場。 江楊燁 攝
中新網杭州6月11日電 (江楊燁 張鈺婕)6月11日,浙江省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新聞發布會在浙江杭州舉行。據悉,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下稱“國遺”)上榜項目共325項。其中,浙江省上榜24項。
繼2006年國務院公布第一批“國遺”項目名錄以來,浙江連續5次入選項目數量位居中國第一。
浙江省入選第五批“國遺”項目包括傳統音樂1項,曲藝1項,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2項,傳統美術2項,傳統技藝9項,傳統醫藥3項,民俗6項,共計24項。其中包括浙江省臘八節習俗、杭州市拱墅區農歷二十四節氣(半山立夏習俗)、桐廬縣傳統中醫藥文化(桐君傳統中藥文化)等。
近年來,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廳在中國率先開展人類非遺代表性名錄項目“3+N”保護行動,實施省級以上非遺項目“八個一”保護措施、傳統戲劇發展“五個一”計劃。
與此同時,浙江率先在中國開展非遺旅游景區評定工作,培育和建設一批非遺主題小鎮和民俗文化村。
目前,浙江省以241項國家級非遺項目和10項人類非遺項目的總數居于中國領先位置。
會上,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書記、廳長褚子育強調,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是至關“根”和“魂”的工作,是歷史和時代賦予的使命。浙江將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這對非遺保護傳承發展的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廳副廳長葉菁提到,接下來,將推動浙江省非遺保護工作由數量規模型向質量效能型、創新融合型發展轉變,努力將浙江省打造成為中國非遺傳承發展的先行示范和樣板地。(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各商圈紛紛推出非遺潮玩集市今年春節,非遺潮玩集市在重慶各大商圈可謂是遍地開花,消費者絡繹不絕。記者了解到,今年春節期間,重慶各大景區、商圈的非遺傳統表演已不下百場,打卡非遺年俗已然成為今年春節消費市場的頂流。
近日,2025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東莞主會場系列活動啟動,此次活動以“融入現代生活——非遺正青春”為主題,并對東莞市第七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及傳承人頒牌,中堂新晉的臘風腸制作技藝項目、“百歲”制作技藝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羅運娣正式獲
館內展陳集圖文、實物、視聽、手作和交流于一體,體現了“非遺盛宴、古都寶典、活態體驗、多維呈現”的鮮明特色;通過“非遺館探秘”“劇本殺”等新型表現方式,促進非遺融入生活,成為時尚,推動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下面,讓我們一起走進十笏園非遺空間,了解下這四項最新獲選的非遺項目吧~同時還設有拉胚成型體驗、文創手作陶藝體驗和陶印兩項非遺體驗區,旨在深入挖掘傳承濰坊陶藝文化歷史,向學員們傳授非遺知識,讓他們可以在濰坊不出遠門,親自參與制作和體驗,親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