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臺州黃巖西部的寧溪鎮,糟燒是一種傳統的釀酒技藝,以黃酒壓榨后的酒糟為原料,經過二次發酵而成的糟燒白酒,口感醇厚,糟香濃郁,是臺州當地名酒,被譽為“臺州茅臺”。日前,寧溪傳統糟燒釀制技藝入選第六批浙江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讓這股藏在“巷子里”的酒香飄出了山區。
圖說:寧溪金山陵酒廠內的糟燒設備。李銘珅 攝
寧溪鎮有著1100多年的歷史。寧溪傳統糟燒釀制技藝是寧溪人民長期的智慧結晶,它蘊涵著豐富的民間生產技藝和科學技術基因,有著其他酒類生產難以比擬的優點,是一份極其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寧溪傳統糟燒釀制技藝是寧溪特有的釀酒方式,糟是原料,燒則是一種釀造工藝。寧溪糟燒以黃酒壓榨后的糟為原料,加入精選的優質大米、小麥,再經二次厭氧發酵,蒸餾形成了寧溪特有的糟燒白酒。其酒體晶瑩透亮、糟香濃郁和諧,口味醇厚柔順、芳香怡人,飲后回味綿長、口齒流香。
據悉,近年來,寧溪鎮和黃巖區文廣旅體局一直致力于傳承弘揚寧溪傳統糟燒釀制技藝,建立寧溪傳統糟燒釀制技藝保護傳承領導小組,設立“寧溪傳統糟燒釀制技藝”專項資金,為寧溪傳統糟燒釀制技藝的傳承、保護提供資金保障;同時,聘請專家、學者,為傳統糟燒技藝進一步保護提供技術力量,并建立傳統糟燒展示中心,為展示寧溪傳統糟燒釀制技術流程提供了場地保障。
新民晚報記者 毛麗君
各商圈紛紛推出非遺潮玩集市今年春節,非遺潮玩集市在重慶各大商圈可謂是遍地開花,消費者絡繹不絕。記者了解到,今年春節期間,重慶各大景區、商圈的非遺傳統表演已不下百場,打卡非遺年俗已然成為今年春節消費市場的頂流。
俞平是上海漆器制作技藝與顧村俞氏百寶鑲嵌的第四代傳承人。那時的上海漆器界,能獨立完成百寶鑲嵌的工匠,唯有他和父親。漆器鑲嵌是漆器制作技藝和百寶鑲嵌制作技藝相結合的一門綜合復雜技藝,涵蓋美工設計、木工、漆工、鑲嵌、開紋、描金等工序,整體制作難
館內展陳集圖文、實物、視聽、手作和交流于一體,體現了“非遺盛宴、古都寶典、活態體驗、多維呈現”的鮮明特色;通過“非遺館探秘”“劇本殺”等新型表現方式,促進非遺融入生活,成為時尚,推動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匠心致遠”好地方非遺人文資源育人實踐團隊走進揚州漆器廠,開展實踐調研,以青年視角探索非遺技藝的傳承路徑,用創新思維為傳統工藝注入時代活力。其間,團隊成員與全國輕工技術能手、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市工藝美術大師王永霞面對面交流,聆聽傳承故事,
在四川這片美食的沃土上,小吃不僅是味蕾的盛宴,更是文化的傳承。四川小吃10大品牌推薦四川宮廷糕點——匠心獨運,非遺糕點這四家品牌,以非遺技藝為加持,將四川小吃的“辣”味與文化底蘊完美融合,成為了四川美食文化中的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