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時報訊(記者/馬一右通訊員/商來成)功夫、剪紙、彩燈、石灣陶藝、雙皮奶……1月19日至21日,“傳承嶺南文脈創新佛山非遺——2023年佛山非遺文創研學市集活動”在佛山嶺南天地舉行,全面展現嶺南魅力,創新發展佛山非遺文化。
該市集活動由佛山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主辦,佛山市優秀傳統文化促進會(以下簡稱“佛山文促會”)承辦,佛山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佛山文促會非物質文化遺產委員會協辦。
現場設有非遺互動體驗區,共設有50個市集,涵蓋佛山文化、廣府文化的多個方面,比如中醫文化趣味教學、廣繡香包制作教學、窗花剪紙制作教學、賀年彩燈制作教學、雙皮奶制作教學、街坊粵劇才藝秀等50個非遺市集展現嶺南魅力,吸引了不少市民駐足觀看。
市集中還有不少非遺傳承人的徒弟、學生,以及文藝愛好者為市民展示非遺技藝,讓市民感受佛山非遺文化的魅力。
當天,佛山文促會常務副會長、非遺委主任鄺麗敏和星海音樂學院推廣部代表簽訂戰略合作,為未來非遺傳承人師資打造、文創創新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主辦方表示,希望通過此次活動,打通傳統文化領域的產、學、研,達到講好佛山故事,豐富佛山新時代內涵,培育創新題材和高質量發展,吸引年輕人投身非遺傳承和文創領域為目的,使佛山的傳統文化傳承與創新在當今社會生活中得到活化應用。
上一篇
下一篇
共敘運河情”揚臺大學生非遺文化研習之旅在我市展開,來自新北、臺中、屏東等島內縣市以及江蘇南通、浙江紹興、安徽馬鞍山、山東濰坊等大陸城市在揚就讀的20余名大學生,近距離體驗了揚州剪紙、廣陵古琴等非遺文化。
每一把漆扇都凝聚著孩子們對傳統文化的敬仰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孩子們接過新衣時,純真的笑容洋溢在臉上,興奮之情溢于言表。下一步,安居苑社區婦聯將持續聚焦困境兒童群體的需求,開展更多形式多樣的關愛活動,用溫暖與陪伴為孩子們點亮成長之路,助力他們
6月10日是“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以“宋韻楠溪·非遺嘉宴”為主題的百工生活市集于溫州永嘉廣場熱鬧“開市”,為市民帶來為期2天“從天光到晚歸”的非遺文化大餐。
3月19日,湖南省邵陽市雙清區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寶慶油布傘制作技藝培訓班。未來,雙清區將依托這些非遺項目,開發更多兼具文化內涵與參與性的文旅產品,如非遺研學線路、民俗體驗活動等,推動非遺活態傳承,助力雙清文旅向著更高質量、更具特色的方向大
人生七十古來稀,而今年已70歲高齡的“撲蝴蝶”非遺文化表演者李廣武卻像個生龍活虎的年輕人,每日輾轉騰挪,又撲又跳地活躍在古城非遺展演現場,成為古城游的一道亮麗風景,深受中外游客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