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現場。主辦方供圖
2月5日,中國工藝美術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館正式開館。在北京中軸線北延長線上,一座新的文化地標與觀眾見面。作為開館展覽,“中華瑰寶——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和工藝美術展”同期開展。展覽共分為“大國匠作”“曠古遺音”“萬方樂奏”“絲路丹青”“粉墨傳奇”“藉器傳文”“神州迎春”“盛世重光”八大板塊,展出工藝美術、古琴藝術、傳統樂器、絲路壁畫、中華戲曲、金石篆刻、木版年畫、民俗表演等多個門類1298件(套)工藝美術和非遺珍品佳作。據悉,展覽與場館開館相得益彰,是北京冬奧會期間一項重要的文化活動。
中國藝術研究院院長,中國工藝美術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館館長韓子勇介紹,本次展覽力求以點帶面,展示中國傳統工藝美術和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堅守中華文化立場、傳承中華文化基因、展現中華審美風范方面取得的成就。其中,80%的展品是第一次面向社會公眾展出,大部分展品是中國藝術研究院70年積累的珍藏。
據了解,除了靜態展品展示,展覽還將推出拓本、書法、篆刻等非遺項目演示體驗類活動。館內在多功能劇場設置動態展示區域,定期開展非遺項目展演和專家學者講座,觀眾可通過展館微信公眾號預約參觀。同時,該區域專門建了一座傳統戲臺,不僅展示出中國傳統木結構營造技藝,還具有非遺項目演出功能。開館當天,北方昆曲劇院的演出團隊在這里表演了《牡丹亭》選段。
據悉,展覽由文化和旅游部主辦,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工藝美術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館承辦。(魯婧)
來源: 人民網
王河灣挎鼓已有100多年的歷史,是河北省張家口市宣化區獨有的民間藝術。作為王河灣挎鼓的第四代傳人,賀海在研習前輩技藝的同時,還將這種民間藝術從田間地頭帶上了文藝演出的舞臺,如今他已是該項目的省級代表性傳承人。2009年,王河灣挎鼓被列入省級
就在9月16日,第三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年會暨第四屆丹寨非遺周活動將在丹寨同期啟幕,一場非遺文化的狂歡盛宴即將開場!1.上午舉辦中國非遺保護年會主論壇,探討新時代非遺保護與發展的新路徑。四、非遺保護年會青年交流營
去了幾趟順德,吐血整理出這篇超詳細兩天一夜的游玩攻略,包含美食攻略、免費景點和住宿以及交通游玩路線,讓最近想去順德游玩的友友們作為參考,超適合情侶和閨蜜周末出行~去順德玩有這一篇就夠啦,最近要出發順德的友友們可以收藏起來啦,關于順德旅游還有
近年來,瞻淇魚燈非遺傳承人在保留傳統魚燈制作工藝的基礎上進行了革新,同時延伸出數款供游客賞玩的新式燈籠。隨著魚燈知名度擴大,魚燈研學游、魚燈展演等業態不斷豐富。如今,魚燈已成為瞻淇村的一張靚麗名片,這門古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正煥發著新生機。
豫北平原初醒,衛河如一條鎏金的綢帶,流淌在廣袤大地。明清時期,滑縣每天都有數百艘漕船經過,也為這里帶來了南來北往的故事。當年道口燒雞能香飄千里,全靠運河商船帶向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