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門拍攝提線木偶戲表演《真假美猴王》。 瞿爾瑤 攝
羅門拍攝提線木偶戲表演《真假美猴王》。 瞿爾瑤 攝
中新網溫州9月16日電(記者 潘沁文)“親眼見到提線木偶進行二胡演奏,這真是視覺和聽覺的雙重享受,太酷了!”來自美國的羅門()16日在浙江溫州泰順觀看完提線木偶戲表演后,如是說道。
此前,溫州啟動“朋友in溫州”網絡國際傳播系列打卡直播活動,通過互動式直播、實地體驗等方式,向海內外全方位展示中國文化、中國鄉村的魅力。
羅門正在拍攝提線木偶戲表演。 瞿爾瑤 攝
16日在泰順舉辦的“當‘洋朋友’遇見泰順木偶戲”即其中一項體驗活動。羅門是本次活動的“洋朋友”體驗官,他是一名旅行攝影師,來到中國已有3年。
“在我來中國之前,我就在美國的華人聚集區體驗過中國年熱鬧的氛圍,看過中國的功夫電影,也很喜歡中餐。”羅門說,他對中國文化并不陌生。來到中國后,他開始對中國傳統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如月餅制作、舞龍舞獅表演等。
羅門正在專注拍攝。 瞿爾瑤 攝
當日,泰順提線木偶戲表演藝人魏朝浩及其團隊表演了提線木偶戲《真假美猴王》、木偶二胡演奏《賽馬》、木偶變臉、木偶換裝等,贏得了觀眾的滿堂喝彩。
其中,魏朝浩創新表演的木偶演奏二胡,讓羅門大呼驚奇:“對我來說,演奏二胡已經是一件難事,木偶戲表演者可以操控木偶來演奏二胡,太精彩了。”
羅門拍攝木偶戲表演《梁?!?。 瞿爾瑤 攝
觀看完表演,羅門還嘗試了操控木偶,他說:“這很難,可見表演者花了多少時間和心血,才能做到讓木偶模仿人物惟妙惟肖。”
據悉,泰順提線木偶戲始于南宋,當地每逢春節元宵“做春?!被蚯锖笥?、賽會等民俗活動,均例演木偶戲,于2011年列入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
網友們通過直播平臺觀看提線木偶戲表演。 潘沁文 攝
作為提線木偶戲表演藝人,魏朝浩認為,“非遺”傳承必須要隨著時代而創新,如其推出的木偶拉琴、木偶變臉、越劇木偶戲等創新節目都受到了年輕一代的歡迎。(完)
下一篇
沒有了
16日在泰順舉辦的“當‘洋朋友’遇見泰順木偶戲”即其中一項體驗活動。網友們通過直播平臺觀看提線木偶戲表演。作為提線木偶戲表演藝人,魏朝浩認為,“非遺”傳承必須要隨著時代而創新,如其推出的木偶拉琴、木偶變臉、越劇木偶戲等創新節目都受到了年輕一
中國非遺文化是一種被中國各族人民世代相傳的優質文化遺產木偶戲非遺,其中包括各種表演表現形式知識體系技能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以及文化場所等至于皮影戲和木偶戲作為具有悠久歷史的民間古老傳統藝術木偶戲非遺,它們都是用線操控的。刺繡的技法有錯針繡亂
永昆甌劇甌繡甌塑瑞安鼓詞樂清木雕剪紙泰順平陽的提線木偶戲蒼南布袋戲鐵枝平閣和嘭鼓道情漁鼓溫州的板凳龍民間唱龍船還有朔門米塑糖囡兒蘊藏在民間的遠不止這些小江木偶戲非遺,這僅是冰山一角如。傳統的傀儡戲舞臺,很長一段時間內承接小江木偶戲非遺了戲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