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2022揚州運河文化非遺大師精品展啟幕
11月17日上午,“云賞非遺 匠心傳藝——2022揚州運河文化非遺大師精品展”在運河大劇院開幕。152件國禮、珍品重器和1000余件文創工藝美術精品集中展出,展示了揚州近年來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保護與藝術創新的優秀成果,讓市民朋友們大飽眼福。
2022揚州運河文化非遺大師精品展啟動儀式(央廣網發 蔡曉晶 攝)
江蘇省報協主席劉文平,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張長金,市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凌衛東,市商務局黨委書記、局長王志海,市文廣旅局黨委書記、局長沈文杰出席開幕式,運河文投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繼業致辭,運河文投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朱宏兵主持開幕式。
李繼業致辭時表示,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文旅產業發展的重要根基,是大運河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重要內容。運河文投集團作為市大型國有文化企業,始終以非遺產業的發展壯大為己任,傳承弘揚運河文化,延續運河千年神韻,讓流動、包容、開放的揚州非遺產業,走出揚州、走向世界。
運河文投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繼業致辭(央廣網發 蔡曉晶 攝)
此次精品展以“弘揚優秀傳統運河文化、推動非遺更好融入現代生活”為主題,涵蓋歷年國禮、非遺重器、大師精品等多個門類,如國家領導人贈送外國元首的禮品——雕漆嵌玉《松齡鶴壽》地屏、《玉堂春色》屏風等,2010年上海世博會江蘇館鎮館之寶翡翠《螳螂白菜》。這些精品既是非遺大師們的嘔心瀝血之作,又是運河文投集團非遺保護與發展的成果展示,更是揚州大運河文化的藝術結晶。
本次活動線上線下、展演展示相結合,設立直播帶貨區、大師展示互動區,琳瑯滿目的非遺珍品、多姿多彩的非遺展演、沉浸式的非遺體驗,讓揚州非遺產業發展的風采、魅力和精彩可觸可品可觀,也打開了非遺產品銷售新通道,讓非遺產品走進尋常百姓家。
展會現場(央廣網發 蔡曉晶 攝)
在開幕式上,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高毅進作為參展代表發言。運河文投集團領導班子全體成員,市國資委、商務局、文廣旅局等相關部門負責人,運河文投集團本部全體人員、所屬企業領導班子成員參加活動。(喬國軍 楊立鵬)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匠心致遠”好地方非遺人文資源育人實踐團隊走進揚州漆器廠,開展實踐調研,以青年視角探索非遺技藝的傳承路徑,用創新思維為傳統工藝注入時代活力。其間,團隊成員與全國輕工技術能手、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市工藝美術大師王永霞面對面交流,聆聽傳承故事,
為推行五育并舉,做好學校傳統文化教育。六安市裕安區雷鋒路小學立足本土文化率先成立紅·藝工坊開設特色多項美育融合課程。2020年,紅·藝工坊結合六安瓜片的非遺文化,將茶文化引進校園
為讓園區親子家庭對東莞非遺傳統文化有更深入的認識,5月28日,松山湖婦聯、松山湖關工委、松山湖少工委聯合開展“識東莞非遺·做文化傳人”親子周末營系列活動。來自松山湖園區的20組親子家庭在這里領略石龍非遺的美和獨特,感受指尖傳承的工匠精神。
王河灣挎鼓已有100多年的歷史,是河北省張家口市宣化區獨有的民間藝術。作為王河灣挎鼓的第四代傳人,賀海在研習前輩技藝的同時,還將這種民間藝術從田間地頭帶上了文藝演出的舞臺,如今他已是該項目的省級代表性傳承人。2009年,王河灣挎鼓被列入省級
校長對實踐團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強調活動期間要始終將師生安全放在首位,期待通過此次活動讓孩子們感受傳統音樂文化的魅力,助力非遺文化傳承。該校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筠連縣巡司鎮武德小學將持續推動非遺文化進校園,讓更多孩子在傳統音樂的滋養中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