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上午,“非遺”糖畫制作活動走進了相山區爾雅幼兒園,帶領小朋友們沉浸式體驗糖畫的樂趣及其所蘊含的文化魅力。老師向小朋友們介紹了糖畫的歷史和獨特的魅力。在展示了栩栩如生的糖畫作品后,小朋友們紛紛躍躍欲試,開始親身參與糖畫的制作過程。
孩子們爭相舉手,在皮影短片預熱下,一場非遺文化傳承課正悄然展開,這是近日在湖北大學文學院推普實踐團隊的皮影非遺課堂上的生動一幕。孩子們展示皮影孩子們觀看《皮影的起源》孩子們獨自創作屬于自己的小皮影孩子們舉著作品展示時,古老皮影戲仿佛獲得新生
各商圈紛紛推出非遺潮玩集市今年春節,非遺潮玩集市在重慶各大商圈可謂是遍地開花,消費者絡繹不絕。記者了解到,今年春節期間,重慶各大景區、商圈的非遺傳統表演已不下百場,打卡非遺年俗已然成為今年春節消費市場的頂流。
5月25日,西南大學第四運動場化作非遺的鮮活課堂,由該校食品科學學院主辦的第十屆食品博覽會——“舌尖上的非遺”在此啟幕,博覽會上還發布了校園食品安全十大倡議。作為西南大學食品學科實踐育人的重要平臺,本屆博覽會延續“產學研融合”特色,邀請眾多
俞平是上海漆器制作技藝與顧村俞氏百寶鑲嵌的第四代傳承人。那時的上海漆器界,能獨立完成百寶鑲嵌的工匠,唯有他和父親。漆器鑲嵌是漆器制作技藝和百寶鑲嵌制作技藝相結合的一門綜合復雜技藝,涵蓋美工設計、木工、漆工、鑲嵌、開紋、描金等工序,整體制作難
會上介紹,今年春節期間,全省將推出700余場非遺傳承展示活動,讓“非遺年味”氛圍拉滿。其中,“非遺賀新春·閬中古城過大年”春節文化活動推出13項子活動,將持續至2月13日。2000余項公共文化惠民活動春節期間,四川將組織開展3大板塊2000
廣西省南寧市作為廣西的首府,素有“綠城”之稱。而大家都知道,每去到一座城市肯定要品嘗過當地的美食特色才算“不虛此行”。老友粉:南寧的老友粉與柳州的螺螄粉、桂林的桂林米粉同為廣西“三大米粉”。五色糯米飯:壯族地區獨特的傳統風味小吃,糯米飯會呈
非遺腌臘新口味廣受歡迎對于很多南通人來說,“年味”是從一根香腸開始的。作為一家有著30來年歷史的灌香腸老字號門店,花二香腸已成為南通灌制香腸的網紅店,并于2022年入選崇川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今年入選市非物質文化遺產。
的老手藝、老故事,正在以意想不到的方式走進生活。不僅有本地的非遺技藝,還會與新媒體和AI等前沿科技結合。正如楊老師所說,每一項非遺都是活態的。這些非遺的的背后,站著一群堅守的人,也等著一群遇見的人。今天的《下一站,青年路》就到這里了,你有什
數據顯示,80%消費者在非端午時段購買粽子,其中悅己型消費占比65%,折射出食品工業從節令符號向日常消費品的轉型。民俗經濟方面,龍舟賽事的流量裂變印證了文化IP的商業化潛力。天眼查研究院認為,端午消費熱潮的背后,是一場傳統文化與現代商業的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