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上午,為期20天的2022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海南省宣傳展示暨第二屆三亞南山非遺節在三亞南山文化旅游區開幕。
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以“連接現代生活·綻放迷人光彩”為主題,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廣電體育廳在全省設立海口、三亞、儋州三個片區會場,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組織各市縣開展160余項宣傳展示活動,通過非遺宣傳、展示、展銷、展演、體驗等形式,讓市民游客近距離感受海南非遺魅力,進一步提高人民群眾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意識,傳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據介紹,海南目前有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32項,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82項,市縣級非遺代表性項目300多項,其中黎族傳統紡染織繡技藝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首批《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目前海南擁有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19名,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149名,市縣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900多名。
開幕式后,國內外游客在三亞南山國際非遺體驗中心與五指山市的黎族、苗族同胞一同跳起了非遺傳統舞蹈——黎族舂米舞、黎族共同舞、海南苗族盤皇舞、海南苗族招龍舞。在海南非遺文創工坊和黎苗文化小集市上,游客們對手藝精美的黎族苗族銀飾、掛件、香囊等非遺文創產品愛不釋手,挑選中意的海南非遺伴手禮。此外,三亞南山國際非遺體驗中心內舉辦的中國·尼泊爾傳統手工藝交流展讓游客現場一睹異國手工匠人的智慧創作。
據悉,目前已有40多個世界級、國家級、省級非遺項目入駐南山國際非遺中心,從而豐富了南山景區的文化內涵。
三亞南山非遺節活動組委會介紹說,本屆“非遺節”將持續舉辦至6月30日,活動期間,將充分展示海南省乃至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成果,舉辦黎錦時裝秀、海南非遺活態展示(五指山市專場)、海南非遺文創工坊·非遺美食及黎苗文化小集市、非遺助力鄉村振興·文創精品展、中國·尼泊爾傳統手工藝交流展、海南非遺情景影像展、“非遺藝術·梵音雅集”音樂會、“非遺文創·助力鄉村”圓桌沙龍、南山非遺·文創設計(征集)大獎賽九大系列活動。
(中國日報海南記者站)
下一篇
館內展陳集圖文、實物、視聽、手作和交流于一體,體現了“非遺盛宴、古都寶典、活態體驗、多維呈現”的鮮明特色;通過“非遺館探秘”“劇本殺”等新型表現方式,促進非遺融入生活,成為時尚,推動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為讓園區親子家庭對東莞非遺傳統文化有更深入的認識,5月28日,松山湖婦聯、松山湖關工委、松山湖少工委聯合開展“識東莞非遺·做文化傳人”親子周末營系列活動。來自松山湖園區的20組親子家庭在這里領略石龍非遺的美和獨特,感受指尖傳承的工匠精神。
校長對實踐團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強調活動期間要始終將師生安全放在首位,期待通過此次活動讓孩子們感受傳統音樂文化的魅力,助力非遺文化傳承。該校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筠連縣巡司鎮武德小學將持續推動非遺文化進校園,讓更多孩子在傳統音樂的滋養中成長
大學生們在長江頭條的分享里,寫滿了他們與非遺匠人共同參與制作的生動場景。長江頭條為大學生們提供了一個施展創意、助力非遺“破圈”的廣闊舞臺。當大學生將非遺文化實踐成果匯入長江頭條平臺,一場“青創賦能傳統”的化學反應正在發生。
近日,“世界賽裝之源·時尚創意楚雄”非物質文化遺產融入當代時尚設計合作伙伴會議在云南楚雄舉辦。會議圍繞“非遺與時尚的融合與創新”話題設置主題演講、圓桌論壇、非遺時尚秀等多個環節。通過這樣的國際合作與交流,可以進一步提升中國非遺在全球時尚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