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子晚報網1月30日訊(通訊員 李星 記者 萬凌云) 距離新學年還有幾天時間,1月30日,鎮江名校紅旗小學的同學們來到中國醋文化博物館,抓著寒假尾巴,進行“玉兔添新意 花樣過新年”的寒假社會實踐活動。現場,孩子們通過看、聽、聞、品、問等方法,進一步了解到中國豐厚的醋文化底蘊,并激發他們對家鄉鎮江的熱愛之情。
中國鎮江醋文化博物館,是國內首個專業性主題醋文化博物館,也是鎮江市第一個集文化遺產保護、科普教育、工業旅游等功能于一體的主題展館。博物館分醋史館、老作坊、陳列館三大主體展館,以及一個體驗館。全館采用聲、光、電等現代表現形式,全面展示醋文化、解讀醋文化、品味醋文化。中國鎮江醋文化博物館由恒順集團投資建設,是江蘇省“十一五”百項重點文化建設項目之一,被列入“長三角世博主題體驗之旅示范點”。
記錄
如今,該館也是全國知名的網紅打卡地。所以,當鎮江紅旗小學一(2)班的娃娃們聽說要到醋文化博物館去社會實踐,一個個興趣強烈,勁頭十足。在老師的的帶領下,興沖沖直奔醋博。期間,娃娃們還帶齊了筆和筆記本,有模有樣,認真實踐。
觸摸
鎮江這座歷史文化名城,“醋文化”不僅是城市獨特的文化符號,更是標志性非遺文化之一。來到醋文化博物館,娃娃們一下就被濃烈的醋味吸引了,有的孩子甚至大口吸了起來!在老師和醋博工作人員的帶領下,他們了解鎮江制醋歷史和百年恒順發展歷程,同時體驗純正工藝下的醋文化情懷。活動現場,娃娃們見證了恒順香醋的釀造工藝,從制曲、制酒、制醅、淋醋、炒色等工藝中,精心領悟“匠心精神”的豐富內涵。
參觀
校對 徐珩
10月12日上午,“非遺”糖畫制作活動走進了相山區爾雅幼兒園,帶領小朋友們沉浸式體驗糖畫的樂趣及其所蘊含的文化魅力。老師向小朋友們介紹了糖畫的歷史和獨特的魅力。在展示了栩栩如生的糖畫作品后,小朋友們紛紛躍躍欲試,開始親身參與糖畫的制作過程。
匠心致遠”好地方非遺人文資源育人實踐團隊走進揚州漆器廠,開展實踐調研,以青年視角探索非遺技藝的傳承路徑,用創新思維為傳統工藝注入時代活力。其間,團隊成員與全國輕工技術能手、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市工藝美術大師王永霞面對面交流,聆聽傳承故事,
為推行五育并舉,做好學校傳統文化教育。六安市裕安區雷鋒路小學立足本土文化率先成立紅·藝工坊開設特色多項美育融合課程。2020年,紅·藝工坊結合六安瓜片的非遺文化,將茶文化引進校園
為讓園區親子家庭對東莞非遺傳統文化有更深入的認識,5月28日,松山湖婦聯、松山湖關工委、松山湖少工委聯合開展“識東莞非遺·做文化傳人”親子周末營系列活動。來自松山湖園區的20組親子家庭在這里領略石龍非遺的美和獨特,感受指尖傳承的工匠精神。
王河灣挎鼓已有100多年的歷史,是河北省張家口市宣化區獨有的民間藝術。作為王河灣挎鼓的第四代傳人,賀海在研習前輩技藝的同時,還將這種民間藝術從田間地頭帶上了文藝演出的舞臺,如今他已是該項目的省級代表性傳承人。2009年,王河灣挎鼓被列入省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