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甘肅省文化和旅游廳印發《甘肅省文化和旅游廳關于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旅游深度融合發展工作方案》。根據方案,我省將以列入國家、省、市、縣四級非遺代表性項目為重點,全方位做好甘肅非遺資源梳理工作,建立當地非遺與旅游融合發展推薦目錄并向社會公布,為旅游發展提供優質的非遺資源,講好旅游非遺故事。
傳統表演類非遺項目進景區常態化展演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綿延傳承的生動見證和中華民族血脈相連、命運與共的活態展示,是旅游的優質資源。根據《工作方案》,我省將挖掘不同門類非遺項目獨特價值和深厚內涵,找準非遺與旅游融合發展的契合點,充分發揮民間文學在旅游產業發展中的優勢,鼓勵、支持各地編輯出版非遺讀本、繪制非遺旅游地圖、錄制非遺音視頻,講好旅游景區非遺故事。同時講好旅游非遺故事,甘肅將建立非遺與旅游融合發展推薦目錄,鼓勵非遺工坊文創產品進景區進行展示展銷,打造非遺特色產業園區和美食街區,支持傳統表演類非遺項目進景區常態化展演,通過非遺活態傳承體驗,讓游客近距離感受非遺魅力、體驗當地民眾生活方式,認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升旅游產業的內生動力。
擴大非遺“朋友圈” 聯動打造新業態
通過加強對外文化傳播和交流,不斷擴大非遺“朋友圈”,精準布點聯動打造“新業態”。對逐步列入各級非遺與旅游融合發展推薦目錄中的非遺項目,分析非遺與旅游業潛在融合發展空間,講好非遺旅游甘肅故事,形成具有一定國際影響力的傳播品牌。依托旅游景區、度假區、休閑街區、鄉村旅游重點村鎮等,舉辦好“非遺購物節”“非遺美食節”等活動。優化各項政策措施,支持甘肅非遺與鄉村旅游、紅色旅游、冰雪旅游、康養旅游、體育旅游等相結合,將甘肅非遺或相關元素融入各級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區、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聚集區、主題公園、旅游飯店,融入機場、高鐵站、高速公路服務區、游客服務中心等相關基礎設施建設,打造一批非遺主題的民宿、鄉村旅游示范區、文旅綜合體。支持旅游演藝經營主體探索創作一批底蘊深厚、特色鮮明的優秀非遺旅游演藝作品,同時鼓勵旅行社等旅游企業制作相關非遺導游詞、視頻等,讓游客近距離感受非遺魅力,提升非遺旅游目的地吸引力。
開展非遺研學游 建設特色街區和鄉鎮
據記者了解,我省還將支持各市(州)設立一批特色鮮明、示范帶動作用明顯的非遺工坊,提升傳統工藝創新力,助力鄉村振興。鼓勵、支持各市(州)建設具有民族、地域、行業特色的非遺專題館和非遺傳承體驗中心,為民眾參與非遺傳承體驗創造條件。
此外,鼓勵文化生態保護區和有條件的傳統村落、古街、古鎮設立非遺工坊、展示廳、傳承體驗所(點)、代表性傳承人工作室等,讓傳承人、村民、居民成為旅游的主要參與者與受益者。尊重當地傳承群體意愿和當地風俗習慣,挖掘各級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傳統村落、鄉村旅游重點村、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中的非遺資源,建設非遺特色村鎮和街區。
鼓勵、支持各市(州)圍繞重點門類非遺項目,梳理非遺資源和旅游景點,推出具有鮮明特色、市場前景好、具有借鑒價值的非遺主題旅游線路,并開展非遺研學游、體驗游、深度游,全面推動甘肅非遺“熱起來”,旅游市場“火”起來。(文:新甘肅·奔流新聞記者平麗艷圖:甘肅省文化和旅游廳提供)
人生七十古來稀,而今年已70歲高齡的“撲蝴蝶”非遺文化表演者李廣武卻像個生龍活虎的年輕人,每日輾轉騰挪,又撲又跳地活躍在古城非遺展演現場,成為古城游的一道亮麗風景,深受中外游客喜愛。
在長沙瀏陽,張坊鎮上洪村道官沖非遺生態村正以豐富的體驗項目帶領游客“玩轉”非遺。這是五一期間研學館與篷蒲皮影合作推出的新體驗。據了解,道官沖目前正在建設活字印刷研學館與皮影戲館,以期為游客了解學習傳統文化、非遺生態提供更多元的選擇。
據了解,此次被授予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的崖柏根雕,還有專門的收藏協會名為保定市崖柏收藏協會,該協會于2021年4月份成立,協會的成立使保定市崖柏行業有了專業的協會指導,眾多喜歡崖柏、收藏崖柏的市民也有了專業的知識交流平臺。除此之外,
曹靜怡)日前,第九批金華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公布,這批名錄共認定非遺代表性項目47項。如今,金華酸茶基地依托婺城區塔石鄉獨特的生態環境,每一道工序嚴格遵循古法,精益求精。從民間技藝到一項非遺名錄,這項習俗濃縮了千年農耕文明的生存智
隨著暑期旺季臨近,西安有望進一步釋放文旅潛力,持續領跑西北旅游市場。值得關注的是,在陜西,消費者跨省游目的地TOP5中,洛陽(牡丹文化節)、成都(休閑旅游)、北京(文化體驗)分列前三,體現“文化+生態”的復合型出游需求。這個清明假期,“村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