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市人民政府公布《東莞市第六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專家實地評審潮繡白眉拳新增項目名錄1新增項目名錄2
3月21日,東莞市人民政府公布《東莞市第六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東莞新增21個市級非遺項目。至此,東莞市級以上非遺代表性項目共有167個。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本次公布的市級非遺項目涉及民間文學、傳統音樂、傳統技藝、傳統醫藥、民俗等類別。保護單位既有長期從事文化保護的各鎮街文化服務中心,也有企業和醫院的身影。如東莞市中醫院的兩項傳統醫藥技藝:嶺南固元艾灸法、子午流注臟腑服藥法,入選市級非遺項目。不少餐飲企業則成為傳統美食技藝的保護單位,如東莞市佳佳美食品有限公司的道滘廣式喜餅制作技藝。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據了解,在第六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推薦申報工作,東莞市文化館(東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共收到8個類別共30個項目的申報材料。經過東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專家小組考察、專家小組初評、專家委員會評議、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局際聯席會議、社會公示、上報市政府審批等多個環節,最終有《袁崇煥故事》、白眉拳、尺八吹奏技法等21個項目入選第六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新入選項目有望集體亮相于粵港澳(東莞)非遺墟市。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來源:南方PLUS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上一篇
漆藝作為我國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具有實用與藝術完美結合的獨特魅力。中國是漆文化資源的大國,盛產優質天然漆,也是出土古漆器最多的文明古國。漆器是中國古代在化學工藝及工藝美術方面的重要發明。中國四大漆器:至元代,揚州已成全國漆器制作中心。
6月10日是“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以“宋韻楠溪·非遺嘉宴”為主題的百工生活市集于溫州永嘉廣場熱鬧“開市”,為市民帶來為期2天“從天光到晚歸”的非遺文化大餐。
人生七十古來稀,而今年已70歲高齡的“撲蝴蝶”非遺文化表演者李廣武卻像個生龍活虎的年輕人,每日輾轉騰挪,又撲又跳地活躍在古城非遺展演現場,成為古城游的一道亮麗風景,深受中外游客喜愛。
在東北長白山這片神奇的土地上,漢族和少數民族共同棲息,創造了燦爛的文化。他這一學才知道,原來王成貴的老叔在一家大糖坊里當案子師傅,他打小跟老叔學吹糖人,動物、人物、花草都會吹捏,甚至會動會走。再說,這手藝也是老人一輩子傳下來的玩藝呀。
在長沙瀏陽,張坊鎮上洪村道官沖非遺生態村正以豐富的體驗項目帶領游客“玩轉”非遺。這是五一期間研學館與篷蒲皮影合作推出的新體驗。據了解,道官沖目前正在建設活字印刷研學館與皮影戲館,以期為游客了解學習傳統文化、非遺生態提供更多元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