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市人民政府公布《東莞市第六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專家實地評審潮繡白眉拳新增項目名錄1新增項目名錄2
3月21日,東莞市人民政府公布《東莞市第六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東莞新增21個市級非遺項目。至此,東莞市級以上非遺代表性項目共有167個。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本次公布的市級非遺項目涉及民間文學、傳統音樂、傳統技藝、傳統醫藥、民俗等類別。保護單位既有長期從事文化保護的各鎮街文化服務中心,也有企業和醫院的身影。如東莞市中醫院的兩項傳統醫藥技藝:嶺南固元艾灸法、子午流注臟腑服藥法,入選市級非遺項目。不少餐飲企業則成為傳統美食技藝的保護單位,如東莞市佳佳美食品有限公司的道滘廣式喜餅制作技藝。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據了解,在第六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推薦申報工作,東莞市文化館(東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共收到8個類別共30個項目的申報材料。經過東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專家小組考察、專家小組初評、專家委員會評議、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局際聯席會議、社會公示、上報市政府審批等多個環節,最終有《袁崇煥故事》、白眉拳、尺八吹奏技法等21個項目入選第六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新入選項目有望集體亮相于粵港澳(東莞)非遺墟市。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來源:南方PLUS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上一篇
近日,2025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東莞主會場系列活動啟動,此次活動以“融入現代生活——非遺正青春”為主題,并對東莞市第七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及傳承人頒牌,中堂新晉的臘風腸制作技藝項目、“百歲”制作技藝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羅運娣正式獲
下面,讓我們一起走進十笏園非遺空間,了解下這四項最新獲選的非遺項目吧~同時還設有拉胚成型體驗、文創手作陶藝體驗和陶印兩項非遺體驗區,旨在深入挖掘傳承濰坊陶藝文化歷史,向學員們傳授非遺知識,讓他們可以在濰坊不出遠門,親自參與制作和體驗,親身體
8月7日晚,清遠市清新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變身“千年茶室”,30余名身著月白茶服的青年齊聚“滿FUN夜校”,開啟了一場解碼省級非遺筆架茶的沉浸式之旅。而“行茶十試”品飲儀式的演繹,則讓理論中的文化內涵具象化。贈送的非遺茶具禮盒,將“現場體驗
王河灣挎鼓已有100多年的歷史,是河北省張家口市宣化區獨有的民間藝術。作為王河灣挎鼓的第四代傳人,賀海在研習前輩技藝的同時,還將這種民間藝術從田間地頭帶上了文藝演出的舞臺,如今他已是該項目的省級代表性傳承人。2009年,王河灣挎鼓被列入省級
就在9月16日,第三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年會暨第四屆丹寨非遺周活動將在丹寨同期啟幕,一場非遺文化的狂歡盛宴即將開場!1.上午舉辦中國非遺保護年會主論壇,探討新時代非遺保護與發展的新路徑。四、非遺保護年會青年交流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