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一:會場
5月29日,浙江省非遺保護協會在桐廬舉行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專委會的成立儀式,像天臺山易筋經、江南船拳、摜牛這樣的省內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類的非遺項目將有專門的平臺,幫助其傳承和發展。
目前,浙江擁有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的國家級非遺項目10項,省級非遺項目72項。
圖二:省政府參事、省非遺保護協會會長楊建新講話
圖三:浙江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專業委員會主任徐金堯講話并部署專業委員會下一階段工作
圖四:浙江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專業委員會籌備小組成員吳延飛作籌備工作情況報告
據介紹,專委會成立后,將根據各類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項目的特性和代表性傳承人的現狀,培養一支能傳承、會傳承、善傳承,并具有現代文化保護理念的傳承隊伍。對于具有鮮明浙江地域特色的戚家拳、錢氏十八般武藝、天臺山易筋經、江南船拳、畬族菇民防身術等非遺項目都要進行歷史典故考證,并挖掘出歷史內涵和脈絡,打造一批國家級非遺項目。
在鄉村建立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展示展演基地,在旅游景區中建立傳統體育文化旅游產業基地,在文藝演出場所建立傳統體育藝術化創新基地浙江省非遺保護協會成立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專委會,帶動系統保護和有序傳承。
圖五:浙江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專業委員會籌備小組成員方勁松宣讀浙江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專業委員會規章(草案)
圖六:浙江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專業委員會籌備小組成員吳杭平宣讀浙江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專業委員會主任、副主任、秘書長、委員候選人名單
與此同時,根據各類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項目的需要,浙江還將在校園中建立一批技術傳承和文化傳播基地,在社區中建立全民健身培訓基地,在鄉村建立傳統體育展示展演基地,在旅游景區中建立體育文化旅游產業基地,在文藝演出場所建立傳統體育藝術化創新基地,帶動系統保護和有序傳承。
會議還推薦成立了專委會班子,杭州師范大學學校體育研究所所長、教授,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家委員會專家,中國民族民間體育開發研究會理事長、秘書長徐金堯等7人成為首屆專委會班子成員。
圖七:省非遺保護協會領導為專委會顧問、主任、副主任頒發聘書
圖八:省政府參事、省非遺保護協會會長楊建新頒發證書
中國武術九段、原國家體育總局武術管理中心科研部主任,武術研究院秘書長、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康戈武和浙江省體育旅游產業促進會會長,原杭州市體育局局長、中國武術七段趙榮富將擔任專委會顧問。
徐金堯、韓海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摜牛代表性傳承人)、徐昌文(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南太極拳代表性傳承人)等22人擔任專委會委員。
圖九:全體協會會員合影
下一篇
一、雙節同樂:粽香童趣,活力滿溢這場“雙節同樂”活動,不僅讓居民在包粽子、編彩繩中重溫文化根脈,更通過爆米花的甜香、氣球的繽紛、童聲的清澈,構筑起代際共享的歡樂記憶。
每一把漆扇都凝聚著孩子們對傳統文化的敬仰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孩子們接過新衣時,純真的笑容洋溢在臉上,興奮之情溢于言表。下一步,安居苑社區婦聯將持續聚焦困境兒童群體的需求,開展更多形式多樣的關愛活動,用溫暖與陪伴為孩子們點亮成長之路,助力他們
近日,在天津舉行的非遺市集上,葉雕技藝非遺傳承人劉學會以時尚創意葉雕作品成功地吸引了大批粉絲。甚至這些年,他還不斷嘗試,將自己對天津的情懷融入葉雕。
在今天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要求下,香文化也需要我們后人來研習并發揚光大,并從中提升形而上的思想價值,以影響今人的文化品格和審美趣味。
各商圈紛紛推出非遺潮玩集市今年春節,非遺潮玩集市在重慶各大商圈可謂是遍地開花,消費者絡繹不絕。記者了解到,今年春節期間,重慶各大景區、商圈的非遺傳統表演已不下百場,打卡非遺年俗已然成為今年春節消費市場的頂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