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劇又稱“廣東大戲”,表演技藝包括“唱做念打”,即唱功、身段、臺詞、武打。 新華社發
6月11日是2022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世界遺產是人類公認的具有突出意義、普遍價值的文物古跡及自然景觀,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志。廣東有哪些世界級文化、自然遺產,有多少國家級非遺項目?
南都大數據研究院梳理發現,目前全球1154個世界遺產中我國有56個,占比為4.9%,涉及廣東有“開平碉樓與村落”“中國丹霞”。我國有42個項目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全球第一,涉及廣東的有粵劇、剪紙、中國針灸、皮影戲。而已公布的五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國家級非遺傳承人中,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共1557個,廣東165個,占比為10.6%;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共3068人,廣東132人,占比為4.3%。
中國有56個世界遺產
世界遺產包括世界文化遺產、世界自然遺產、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或者混合遺產)三類。廣義上而言,根據形態與性質,世界遺產分為物質遺產(文化遺產、自然遺產、文化和自然雙重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官網顯示,截至2022年6月10日世界遺產總數有1154個,分布在世界167個國家和地區(部分世界遺產是不同國家或地區共同擁有)。其中,世界文化遺產897個,世界自然遺產218個,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39個。數據顯示,中國有56個世界遺產,包括38個世界文化遺產,14個世界自然遺產以及4個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
其中,中國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名冊)項目共計42個,總數位居世界第一。目前,廣東共有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項目4個,為粵劇、剪紙、中國針灸、皮影戲。公開資料顯示,粵劇又稱“廣東大戲”,發源于佛山,后傳入廣西、香港、澳門等地,2009年被列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廣東有165個國家級“非遺”
梳理發現,國務院先后在2006年、2008年、2011年、2014年、2021公布了五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共計1557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按照申報地區或單位進行逐一統計,共計3610個子項,其中廣東165個。國家文化主管部門2007年、2008年、2009年、2012年、2018年先后命名了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共計3068人。2021年12月13日文化和旅游部發公告取消了5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資格。截至2021年12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共計3063人,其中廣東132人。
去年12月30日,文化和旅游部透露將開展第六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認定工作。此前,廣東剛公布第八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共115項。其中,43個為新增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72個為前七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擴展項目。也就是說,目前廣東共有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項目4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165個,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816個。
管好用好“非遺”保護資金
在6月1日舉行的2022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宣傳展示活動新聞發布會上,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副司長李曉松透露,今年遺產日非遺活動主題為“連接現代生活 綻放迷人光彩”,口號是“人民的非遺 人民共享”“激發非遺活力 創造美好生活”“鄉村振興 非遺同行”。今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宣傳展示的重點活動為“云游非遺·影像展”和“非遺購物節”。經統計,全國各省(區、市)在今年遺產日期間將舉辦6200多項非遺宣傳展示活動,其中線上活動達2400多項。
為了支持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等開展保護傳承活動進行補助。2022年4月8日,財政部下達2022年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資金。梳理發現,2022年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資金年度預算為82598萬元,其中廣東占比為4.8%。
6月2日,廣東省財政廳發布“關于安排2022年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資金的通知”,要求切實管好用好資金,加快資金撥付使用進度,充分發揮資金使用效益。對照下達的績效目標做好績效運行監控,確保如期實現,財政資金發揮預期效益。
出品:南都大數據研究院 數據采集分析:袁炯賢
從存在形態上分為物質文化遺產(有形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無形文化遺產)。明確了文化遺產的定義: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的定義,無形文化遺產是指“被各群體、團體、有時為個人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
在數字化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如何更好地傳承這些非遺文化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團隊通過數字化保護和傳播,踐行“外語話中國”的理念,讓世界更好了解中國豐富的非遺文化。在數字技術的幫助下,香格里拉的非遺文化得以生動再現于人們眼前。我們將利用現代技術
辛厝寮小學油紙傘彩繪活動為豐富學生的校園文化生活,品味傳統國粹文化,5月20日上午,辛厝寮小學開展了主題為“妙筆油紙傘,傳承非遺夢”的油紙傘彩繪活動?;顒娱_始,老師為同學們講解了油紙傘繪畫作為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悠久歷史和彩繪油紙傘的技巧,
代代傳承,劉氏風箏遠銷全國2008年,劉氏風箏被列入第二批溫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劉賀新說,家族每年會集中起來對下一代進行風箏技藝培訓,他認為傳承劉氏風箏是家族每個人的一份責任。
3、非物質性是人類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根本特性,是它與物質文化遺產質的區別之所在。5、它與物質文化遺產不同。9、我國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其中非物質文化遺產無論從公約規定的任何一類來看,都是極其豐富的。13、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存在形態,與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