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座城市都有那么幾個博物館,或大或小,每一個博物館的定位不同展示的展品也不同,博物館已經成為了游客了解這座城市民族文化與歷史的最好窗口,想要更深入的了解這座城市,那么博物館必定要去走一趟。
在泉州,如果想要了解海絲文化,想近距離感受非遺之美,那么泉州非物質文化遺產館定能夠讓人大開眼界,在這里能看到非遺項目的實物展示、展板文字圖片介紹、多媒體演示,能夠全方位的感受泉州非遺的魅力。
在泉州,非物質文化遺產館與其他的博物館相比,不算是很大的博物館,但這里卻匯集了4項世界級的非遺藝術,在這里可以欣賞到眾多珍寶級“非遺”展品。
而且在非遺的博物館之中,泉州非物質文化遺產館是目前國內最大的非遺館。新館陳列面積超過6500平方米,將非遺十大門類整合成四大部分,以“文化之都 多彩非遺”為布展主題,分別在二、三、四層展示,每一層展示的展品都不同。
從踏入大門的那一刻,就被正紅色的非遺魔方所吸引了,讓人眼前一亮,而中間的大屏幕滾動播放著泉州非遺宣傳片,游客可以在此及時“解鎖”非遺館的參觀攻略。
在泉州物質文化遺產館欣賞著這些不可再生的民間工藝品,除了有木偶頭雕刻、石雕、花燈、紙織畫、妝糕人等傳統技藝,還有泉州漆線雕、 泉州佛像雕塑技藝、水密隔艙福船制造技藝、安溪鐵觀音制作技藝、泉州錫雕等等技藝。
【門票】無,免費對外開放;
【交通】可乘坐公交26路、4路、7路到達;
游覽完泉州物質文化遺產館,只有一種感受,那就是太震撼了,在泉州物質文化遺產館感受工匠精神,體驗多姿多彩的閩南生活。它值得所有人來!
10月12日上午,“非遺”糖畫制作活動走進了相山區爾雅幼兒園,帶領小朋友們沉浸式體驗糖畫的樂趣及其所蘊含的文化魅力。老師向小朋友們介紹了糖畫的歷史和獨特的魅力。在展示了栩栩如生的糖畫作品后,小朋友們紛紛躍躍欲試,開始親身參與糖畫的制作過程。
俞平是上海漆器制作技藝與顧村俞氏百寶鑲嵌的第四代傳承人。那時的上海漆器界,能獨立完成百寶鑲嵌的工匠,唯有他和父親。漆器鑲嵌是漆器制作技藝和百寶鑲嵌制作技藝相結合的一門綜合復雜技藝,涵蓋美工設計、木工、漆工、鑲嵌、開紋、描金等工序,整體制作難
館內展陳集圖文、實物、視聽、手作和交流于一體,體現了“非遺盛宴、古都寶典、活態體驗、多維呈現”的鮮明特色;通過“非遺館探秘”“劇本殺”等新型表現方式,促進非遺融入生活,成為時尚,推動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匠心致遠”好地方非遺人文資源育人實踐團隊走進揚州漆器廠,開展實踐調研,以青年視角探索非遺技藝的傳承路徑,用創新思維為傳統工藝注入時代活力。其間,團隊成員與全國輕工技術能手、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市工藝美術大師王永霞面對面交流,聆聽傳承故事,
王河灣挎鼓已有100多年的歷史,是河北省張家口市宣化區獨有的民間藝術。作為王河灣挎鼓的第四代傳人,賀海在研習前輩技藝的同時,還將這種民間藝術從田間地頭帶上了文藝演出的舞臺,如今他已是該項目的省級代表性傳承人。2009年,王河灣挎鼓被列入省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