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世界遺產”總數值居世界第一位。截至2021年7月,中國擁有世界遺產56項。此外,中國還有42個項目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傳,并視為其文化遺產組成部分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以及與傳統文化表現形式相關的實物和場所。非物質文化遺產既是歷史發展的見證,又是具有重要價值的文化資源。
保護和利用好非物質文化遺產,對于文化全面協調發展意義重大。隨著全球化趨勢的加強和現代化進程的加快,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生存狀況受到了比較大的沖擊。所以,保護和傳承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刻不容緩。
隨著短視頻在內容生產領域的異軍突起,非遺傳承也搭上了短視頻的“順風車”。中國非遺相關內容在抖音等短視頻平臺上也得以傳播。抖音作為國內最大的短視頻平臺之一,為非遺的傳播提供了良好的渠道。據統計,抖音非遺內容的播放量呈現波動上升趨勢。
湖南省也擁有豐富的非遺文化資源。據統計,截至2021年6月10日,在我國共提出的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中,湖南省有137個非遺項目,在全國位居前列。
據“巨量算數”數據統計,湖南非遺在通過抖音平臺進行傳播方面也走在前列。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7月31日,在抖音平臺上,湖南女性非遺創作者數量占比39%,男性非遺創作者占61%。從年齡層結構來看,31~40歲的非遺創作者是抖音平臺的主力軍,占比達43%,41~50歲占比19%、24~30歲占比17%、50歲以上占比16%。
湖南非遺抖音賬號粉絲數量前三名的創作者,分別是“仔仔華漁鼓”、“馬乖今天下午3點直播”、“卓小乙手工銀飾”。三名創作者的粉絲數量分別達到592484人、478402人、419256人。抖音平臺上,“衡南漁鼓傳承蔣忠良”的視頻占據了湖南非遺內容播放量前三名,單個視頻最高播放量分別是3451770次。
很多人提到湖南,都會想到湖南的臭豆腐。臭豆腐作為湖南標志性美食,具有“聞起來臭、吃起來香”的特點,是深受國內食客喜愛的特色小吃之一。2020年8月1日至2021年7月31日,抖音平臺上以“臭豆腐”為關鍵詞新發布視頻數量達到54.9萬條,新發布視頻的累計播放次數高達392254.9萬,點贊量達8421.6萬,評論量達952.7萬,分享量達630.4萬。
非遺是前人留下的最寶貴的禮物,也一個國家的文化根脈。非遺是城市文化符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助力城市發展上具有獨特意義。非遺保護與傳承需要每個人的共同努力。讓我們同撐非遺保護傘,共筑精神家園。
瀟湘晨報記者周詩浩 實習生盛紫薇
”李茜認為,中國傳統民俗手工藝品不只講究用,更講究情,每一件物品都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例如,女紅被稱為母親的藝術,它們不僅美在外在,更美在內涵,每一個花紋都經過奇思妙想,每一針一線都經過手的溫度,每一件成品都飽含著濃濃的親情,“這也是中國
課堂上,石家莊學院注重將非遺技藝與現代設計理念深度融合,鼓勵學生設計開發既保留傳統韻味又契合現代需求的非遺作品,進一步激發學生的非遺傳承熱情。“當非遺走進生活,我越來越發現蘊含在傳統文化中的美。
據中國工藝美術協會副秘書長侯惠哲介紹,現在工藝美術行業分為傳統手工藝品和現代工藝品生產兩大類。普查報告顯示,我國現共有省級以上工藝美術大師1787人,其中中國工藝美術大師365人。一邊是現代設計藝術專業的擴招與相對過剩,一邊是工藝美術專業的
每一座城市,都隱匿著獨屬于自己的非遺珍寶,等著我們去發掘和感受。有著“東方水城”美譽的蘇州,其非物質文化遺產同樣光彩照人。這些非遺項目不但彰顯了中國傳統文化與藝術的精華,更是咱們民族智慧與創造力的成果。讓我們一同去發掘并感受這些非遺文化,領
非物質文化遺產,如高腔藝術,承載著豐富的歷史與情感,正因此在當代生活中煥發著新的生機。這個傳承不僅僅是技藝的延續,更是文化和情感的交匯。楊百能日復一日的教導,不僅讓這門藝術得以傳承,更賦予了它生命的內涵。他明白,這不僅是對父輩手藝的傳承,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