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非遺?專家解讀:必須滿足“百年”“活態”和“原汁原味”

資迅| 2024-01-28| 0

6月13日,是我國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今年的非遺宣傳活動主題定為“非遺傳承,健康生活”。如何讓浸透著祖先智慧與靈感的非遺實現可持續發展?怎樣讓古老技藝在傳承中播下“文化自信”的種子?近日,一場名為《傳承的密碼》的講座在南京清涼山公園崇正書院舉行,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苑利從多個角度切入,深入淺出地闡釋了非遺的價值及與地域文化之間的關系,讓人們對“非遺”這一詞匯有了更為深刻的認知和理解。

百年、活態和原汁原味

什么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什么要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怎么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

苑利是我國較早從事非遺學研究的學者之一,他認為,這三個問題看似簡單,但實則內涵豐富,“將這三大問題上升到哲學高度,就是哲學的本體論、價值論和方法論的問題,它關系著非遺保護最基本的認知體系和保護體系的構建。如果出現認知偏差,就會評選出本不該評出的東西,保護本不該保護的東西”。

那么,究竟什么是非物質文化遺產?苑利認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人類歷史上創造并以活態形式原汁原味傳承至今的,具有各種重要價值的表演藝術類、工藝技術類和節日儀式類傳統文化事項。他特別強調了非遺評估的3個關鍵詞——“百年”、“活態”和“原汁原味”。

“任何一個非遺項目,在申報的時候,應當傳承有百年以上。”苑利解釋說,之所以把100年作為評定非遺的界限,是因為在距今100年前后,西方文化開始影響我國,并對我國傳統文化造成一定沖擊,此后產生的許多文化,多半具有中西合璧的特點,“此前,一些項目在申報非遺時并沒有獲得通過,原因即在于年限不夠。如:戶縣農民畫產生于20世紀50年代,距今60多年,因此無緣進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同樣,當代的文創產品盡管做工精美,但年限尚短,也不能稱為非遺”。

“活態”則是在非遺傳承形態方面的考量。苑利表示,歷史上確實存在但沒有以活態形式傳承至今的不能認定為非遺,“比如,我是炒中國菜的傳承人,我要把中國菜的制作技術傳承給后人。我如果把菜譜給他,我想他肯定炒不好。因為菜譜的記載太簡單,蔥少許、鹽少許、姜少許,少許是多少?但如果我是手把手地教,他肯定一學就會。所以,人類文明傳遞最有效的方法是活態傳承”。苑利認為,只有“活態傳承”才是真正“靠得住”的傳承方式,這種方法通過師傅帶徒弟、口傳心授、言傳身教,來汲取古人智慧。

“傳承人作為中華文化的‘二傳手’,必須提供‘真情報’,將工藝原汁原味地傳承下去。”苑利認為,從傳承的原生程度看,非物質文化遺產必須是原汁原味傳承至今的,那些已被改編或改造過的,不能稱之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比如說傳統的北京烤鴨,一定是用果樹木枝烤制的,這樣烤出來才會有果木的香味。但現在有些單位改成電烤爐了,烤鴨早已沒有了果木的香氣,這肯定就不是非遺了,把傳統北京烤鴨的制法及工具改變,就等于改變了它的基因”。

與城市發展共生共長

豐富多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座城市乃至一個國家深厚的文化積淀的呈現。作為一座擁有2500年歷史的文化古都,南京悠久的歷史繁衍了璀璨奪目的文化星河,孕育了極為豐富的非遺資源。截至2019年6月,南京擁有4項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11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64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192項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從事非遺研究多年,苑利在全國各地深入接觸過很多不為人所熟知的非遺,它對南京非遺項目印象深刻,“南京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整體水平極高,金箔、牙雕等宮廷級的技藝經過多年傳承保留至今,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苑利表示,非遺的產生主要受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的影響,和地域環境密不可分,“歷史上,南京是六朝古都,作為中國南方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自然保留了一大批擁有高超技藝的能工巧匠,打造了諸多一流水準的宮廷級的器物,也將很多古老的技藝世世代代傳承至今”。

苑利認為,南京的非遺也影響了其他城市的經濟和文化,“經考證,北京烤鴨其實從由南京傳入的。傳說,洪武年間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建都之后,幾乎是‘日食烤鴨一只’,后來明成祖朱棣遷都順天府(今北京),烤鴨的烹飪技藝也由南向北遷移,并形成了新的地域特色”。都城的遷移,使得南京對北京的飲食和建筑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朱棣遷都北京后,從南京征調了大批的工匠,并下令仿照南京皇宮營建北京宮殿”。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在苑利看來,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個城市的文化名片,一代代傳承下來的不僅僅是技藝,更是一種精神和智慧,“地方政府在非遺保護工作中,一定要深入調查,摸清家底,挖掘非遺背后深層次的內涵和價值,并使其悄然滲透到城市的肌理之中,與城市共生共長”。

當代語境下的生存之道

“保護非遺就是保護一個民族的根脈,也是保護好一個民族的傳統文化基因。”苑利認為,非遺的保護,重在保護傳承人,“到目前為止,我們3000個國家級非遺項目,至少有500位老人已經去世,有的去世已十多年了,到現在還沒有替補隊員。非遺是需要人來傳承的,人沒了,談何傳承發展?”

面對不少非遺后繼無人的傳承困境,苑利表示,非遺的傳承發展,需要政府對文化遺產采取有效的搶救保護措施,通過一定的財政補貼提高傳承人的積極性。他同時建議,要將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打通保護,“兩者本質是一樣的,都是祖先留給我們的。比如瓷器,流傳下來的瓷器文物當然要保護,但制作瓷器的手藝技術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也要保護”。

實際上,古老的非遺自身也在努力順應潮流,以積極姿態探尋著新時代新觀念下的生存之道。在短視頻平臺上,越來越多的非遺傳承人進駐其中并掀起了一陣陣“非遺熱”。苑利表示,“非遺+互聯網”的傳播模式,讓優秀的非遺文化走進了當代年輕人的生活,有助于其煥發出新的時代活力。不過,他同時提醒,非遺在互聯網上的流行,是一種傳播行為,而非傳承行為,容易制造出一種表面繁榮的錯覺,這種“錯覺”并不利于非遺的傳承。

交匯點記者 王慧 實習生 周永金

相關推薦

揭秘非遺春節背后的風水文化與傳統習俗

這一場面不僅僅是春節的熱鬧,更是中國傳統風水文化的體現。在春節期間的各類活動中,“非遺集市”更將傳統手藝與節日文化完美結合,包括糖畫、捏面人等,讓人們在銘記童年的同時,也傳承著傳統技藝。財神爺的出現、非遺表演的融合、民間習俗的延續,皆是一幅

資迅 105 2025-05-11

什么是文化遺產_文化遺產的定義和分類

從存在形態上分為物質文化遺產(有形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無形文化遺產)。明確了文化遺產的定義: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的定義,無形文化遺產是指“被各群體、團體、有時為個人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

資迅 101 2025-05-10

文旅與數字化運用開啟香格里拉非遺新篇章

在數字化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如何更好地傳承這些非遺文化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團隊通過數字化保護和傳播,踐行“外語話中國”的理念,讓世界更好了解中國豐富的非遺文化。在數字技術的幫助下,香格里拉的非遺文化得以生動再現于人們眼前。我們將利用現代技術

資迅 55 2025-05-09

妙筆油紙傘 傳承非遺夢 | 辛厝寮小學開展油紙傘彩繪活動

辛厝寮小學油紙傘彩繪活動為豐富學生的校園文化生活,品味傳統國粹文化,5月20日上午,辛厝寮小學開展了主題為“妙筆油紙傘,傳承非遺夢”的油紙傘彩繪活動。活動開始,老師為同學們講解了油紙傘繪畫作為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悠久歷史和彩繪油紙傘的技巧,

資迅 130 2025-05-08

溫州這戶人家追風100多年,入選非遺名錄

代代傳承,劉氏風箏遠銷全國2008年,劉氏風箏被列入第二批溫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劉賀新說,家族每年會集中起來對下一代進行風箏技藝培訓,他認為傳承劉氏風箏是家族每個人的一份責任。

資迅 96 2025-05-07
微信二維碼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成人久久久久久久| 特级毛片www俄罗斯免| 日本一区二区三| 可以看污的网站| heyzo北条麻妃久久| 狠狠躁天天躁无码中文字幕图| 国产色视频网免费| 亚洲av一本岛在线播放| 蜜臀AV无码精品人妻色欲| 成人午夜在线播放| 人妻少妇乱子伦精品| 三级网站在线免费观看| 日韩第一页在线| 又粗又长又黄又爽视频| 99re热久久| 日韩欧美在线精品| 古装一级淫片a免费播放口| 99视频在线精品免费| 最近韩国电影高清免费观看中文 | 日韩精品欧美国产精品忘忧草| 国产东北老头老太露脸 | 色噜噜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好男人在线神马影视在线观看www|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真实乱xxxav| 扒开女同学下面粉粉嫩嫩|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 日韩毛片基地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性狂猛xxxxxbbbbb| 国产午夜福利在线观看视频| ntr出差上司灌醉女职员电影| 欧美性xxxxx极品娇小| 国产一区在线观看视频| 99爱在线视频| 日韩免费a级在线观看| 免费人成网站在线观看欧美| 你懂的在线视频网站| 拍拍拍无挡免费视频网站|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蜜桃AV无码免费看永久| 国产黄色片在线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