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河北頻道
人民網石家莊1月14日電 (趙明妍)1月14日,2023年河北省“文化進萬家 非遺過大年”活動在河北博物院正式啟動。此次活動在河北博物院設主會場,各市設分會場,同步開展線上線下宣傳展示活動。
河北省委宣傳部副部長、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書記張才在啟動儀式上表示,本次活動旨在讓傳統節日成為凝聚文化共識、增強文化自信的重要載體,讓廣大群眾度過熱烈喜慶、歡樂祥和的新春佳節。春節既是我國非遺名錄體系中傳統節日的重要代表,也為眾多非遺項目集中展示提供重要文化空間。本次活動共設置了“非遺年貨市集”“玉兔迎春戲劇展演”“年味非遺特色項目體驗”“寫福字送春聯”等多個板塊內容,44個好看、好玩、美味、有趣的非遺項目齊聚一堂,為全省的非遺年節活動拉開大幕。同時,“文化進萬家 非遺過大年”主題活動在全省各地以多種形式紅火開展,1480場非遺宣傳展示活動將通過現場展示與線上展播的形式陸續呈現在大家面前。
活動啟動儀式現場。 劉世宇攝
主會場河北博物院活動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舉辦“玉兔迎春”非遺展演展示活動,時間為1月14日、1月15日、1月17日、1月18日,共4天。第二階段“歡天喜地鬧元宵”非遺展示活動將于2月4日、2月5日舉辦,為省會市民送上豐富的“雙節”文化大餐。
據悉,主會場活動依托“樂享河北——非遺會客廳”舉辦,非遺會客廳是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廳在河北博物院設立的常設展廳,是廣大群眾走近非遺、認知非遺的一扇窗口,是廣大市民和游客非遺學習、體驗、娛樂、互動、消費于一體的綜合性新型文化空間,綜合展示了河北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近20年來取得的可喜成果。整個展廳以情景式設計打造,梨園鄉韻、百工百藝、遇見非遺、非遺旅行等多個版塊內容豐富,盲盒購物、道具體驗、現場視聽、網紅打卡等多種形式趣味盎然。據統計,2022年非遺會客廳共舉辦了50多場次展演展示活動,邀請了近200項國家級、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吸引了上萬觀眾打卡、體驗。
活動現場非遺展演。 張曉坤攝
與此同時,“文化進萬家 非遺過大年”主題活動在河北省各地以多種形式紅火開展,上千場演出、展覽、花會等活動共同營造出全省雙節文化活動新高潮。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廳在廊坊舉辦“文化進萬家 非遺過大年”——“百年百藝”非物質文化遺產精品展系列活動,遴選京津冀地區極具地方特色的150余個非遺項目,通過線下市集展覽與線上直播互動相結合的形式,充分展示非遺與當代生活的緊密結合;河北省群眾藝術館(河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在館外廣場舉辦非遺年貨市集,來自周邊15個非遺項目現場表演、互動展示、品嘗銷售;各大景點景區的活動也應時舉辦,吳橋雜技大世界舉辦了“啟航2023—大愛·新春嘉年華”,內容豐富的非遺展演、民俗表演等活動與游客見面……
據了解,活動期間河北省預計舉辦非遺傳承實踐相關活動總數約1480項,其中重點活動134項,營造出喜慶熱烈、歡樂祥和的春節氛圍。
近日,2025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東莞主會場系列活動啟動,此次活動以“融入現代生活——非遺正青春”為主題,并對東莞市第七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及傳承人頒牌,中堂新晉的臘風腸制作技藝項目、“百歲”制作技藝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羅運娣正式獲
下面,讓我們一起走進十笏園非遺空間,了解下這四項最新獲選的非遺項目吧~同時還設有拉胚成型體驗、文創手作陶藝體驗和陶印兩項非遺體驗區,旨在深入挖掘傳承濰坊陶藝文化歷史,向學員們傳授非遺知識,讓他們可以在濰坊不出遠門,親自參與制作和體驗,親身體
8月7日晚,清遠市清新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變身“千年茶室”,30余名身著月白茶服的青年齊聚“滿FUN夜校”,開啟了一場解碼省級非遺筆架茶的沉浸式之旅。而“行茶十試”品飲儀式的演繹,則讓理論中的文化內涵具象化。贈送的非遺茶具禮盒,將“現場體驗
匠心致遠”好地方非遺人文資源育人實踐團隊走進揚州漆器廠,開展實踐調研,以青年視角探索非遺技藝的傳承路徑,用創新思維為傳統工藝注入時代活力。其間,團隊成員與全國輕工技術能手、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市工藝美術大師王永霞面對面交流,聆聽傳承故事,
為推行五育并舉,做好學校傳統文化教育。六安市裕安區雷鋒路小學立足本土文化率先成立紅·藝工坊開設特色多項美育融合課程。2020年,紅·藝工坊結合六安瓜片的非遺文化,將茶文化引進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