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瓊 賴彥霏 盧明亮
近日,南康區橫寨鄉非遺廣場上人頭攢動、熱鬧非凡,各攤位上擺滿了客家人的醇酒、傳統的小食,還有各種各樣的年貨、米果……由橫寨鄉人民政府舉辦的首屆“祈福平安兔年·振興非遺文化”美食年貨節正如火如荼地舉行。現場30余家攤點、幾十種橫寨特色年貨產品整齊“列陣”,這樣的年貨盛宴,吸引了眾多群眾到現場采購。
開幕式上,來自橫寨鄉老年體協及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的“一老一小”,用說唱快板、歌舞表演、健身太極等一個個精彩節目聯袂呈現出橫寨群眾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年貨集市,以非遺文化傳承為脈絡,追憶傳統年味,攜手本土優質企業,展示和銷售傳統美食、傳統釀造酒、特色小吃和繽紛年貨等,促進橫寨非遺“見人見物見生活”,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營造濃厚的節日氛圍,豐富群眾的節日生活。
區文聯組織書法協會的志愿者們潑墨揮毫,各種字體的春聯、“福”字不斷地從他們的筆下飛出,現場濃濃的年味“撲面而來”,一旁等待多時的村民接過一副副心儀的春聯,臉上露出了喜悅的笑容;孩子們在家門口的”非遺文化館“里游覽、傾聽,了解自己家鄉國家級非遺文化”贛南客家唱船“的由來及傳承,在實踐員的帶領下,孩子們還用糖果做出了一串串喜慶的鞭炮和大紅燈籠。精彩的活動將現場勾勒成了一幅熱鬧紛呈的“年畫”,年味就這樣濃厚了起來!
此次年貨節由橫寨鄉主辦,聚焦非遺文化及傳統年味傳承,堅持“以文化人、文化潤心”這一目標,以“文化搭臺、經濟唱戲”的方式,在春節來臨之際,為群眾帶來了一次“非遺文化年味大餐”,全面展示了國家非遺“贛南客家唱船(橫寨唱船)”文化,通過系列活動展示出橫寨群眾積極向上的新時代精神文明風貌,營造了濃厚的節日氛圍。通過傳統的年節文化,吸引各地群眾走進鄉里來,推動“土味”年貨走到城里去,以一份家鄉特產,解一份家鄉情愁,多渠道增加農民收入,助力橫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各商圈紛紛推出非遺潮玩集市今年春節,非遺潮玩集市在重慶各大商圈可謂是遍地開花,消費者絡繹不絕。記者了解到,今年春節期間,重慶各大景區、商圈的非遺傳統表演已不下百場,打卡非遺年俗已然成為今年春節消費市場的頂流。
館內展陳集圖文、實物、視聽、手作和交流于一體,體現了“非遺盛宴、古都寶典、活態體驗、多維呈現”的鮮明特色;通過“非遺館探秘”“劇本殺”等新型表現方式,促進非遺融入生活,成為時尚,推動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匠心致遠”好地方非遺人文資源育人實踐團隊走進揚州漆器廠,開展實踐調研,以青年視角探索非遺技藝的傳承路徑,用創新思維為傳統工藝注入時代活力。其間,團隊成員與全國輕工技術能手、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市工藝美術大師王永霞面對面交流,聆聽傳承故事,
為推行五育并舉,做好學校傳統文化教育。六安市裕安區雷鋒路小學立足本土文化率先成立紅·藝工坊開設特色多項美育融合課程。2020年,紅·藝工坊結合六安瓜片的非遺文化,將茶文化引進校園
為讓園區親子家庭對東莞非遺傳統文化有更深入的認識,5月28日,松山湖婦聯、松山湖關工委、松山湖少工委聯合開展“識東莞非遺·做文化傳人”親子周末營系列活動。來自松山湖園區的20組親子家庭在這里領略石龍非遺的美和獨特,感受指尖傳承的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