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浙江非遺傳統舞蹈“時刻關注傳統舞蹈最新動態
浙江非遺|非遺人物
千里不辭行路遠 ,文化沁潤暖人心
——王靈祥,奔走在路上的舞蹈工作者
-王靈祥-出生于1987年的王靈祥是蘭溪人,畢業于江南大學藝術學院舞蹈系舞蹈編導專業,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傳統舞蹈專業委員會會員,金華市舞蹈家協會副秘書長。參加工作十余年來,王靈祥腳踏實地,躬耕不輟,將文藝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融入到對群眾文化孜孜不斷的追求中:參與執導各類大、中型晚會及比賽100多場,包括在省級政府晚會中擔任執行導演和舞蹈編導,連續多年在我市慶元旦、元宵晚會中擔任總導演,去年擔任金華市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初心如磐”大型文藝演出總導演;深入基層參與群眾舞蹈的創作與輔導,近年來,選取婺劇文化、兒童舞蹈、聾啞人舞蹈等不同選材、不同人群創作了許多舞蹈作品,其創作舞蹈《鼓板聲聲》獲2017年浙江群眾舞蹈大賽金獎,編排排舞《天后》獲浙江省第三屆文化禮堂杯排舞大賽金獎等各類省市級大賽金銀獎;被評為“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傳統舞蹈專業委員會2021年度優秀人物”。深入到每個鄉鎮進行廣場舞排舞培訓輔導,哪里有需要就到哪里,并組織當地的排舞大賽,以促進農村群眾文化的發展。
-王靈祥在排練-秉持著文藝工作者為人民服務的初心,2021年王靈祥不辭辛苦,主動申請到偏遠地區參與文化協作活動。今年6月,他擔任由省委宣傳部、省文旅廳、阿克蘇地委行署、第一師阿拉爾市黨委政府、省援疆指揮部聯合主辦的“共建美麗家園共享美好生活”浙阿農村文化禮堂優秀節目展演活動導演,圓滿完成各項任務,為促進浙阿各族群眾文化交流交融作出了積極貢獻,榮獲“浙江省柔性援疆榮譽證書”。 7月,王靈祥申請參與東西部協作東陽-南江對口文化支援工作。初到南江,恰逢南江縣鄉村文化振興魅力競演大賽活動正如火如荼開展,王靈祥受邀為集州街道、趕場鎮、共山鎮等鎮鄉街道文藝表演隊作排練指導,上山下鄉,風雨無阻。在送文藝下鄉的過程中,讓王靈祥印象特別深刻的是當地村民的熱情歡迎?!澳辖h歷史文化悠久,人文底蘊豐厚,民俗文化多姿多彩,尤其是在深化東西部協作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的背景下,挖掘文化資源的“富礦”,打造出更多文藝精品,是目前急需要做的事情,但是當地的文藝人才還比較缺乏。”王靈祥說。王靈祥認為,文化協作一定要“授之以漁”,立足百姓和當地的傳統文化,從文藝創作的形式上指導他們進行創新,在保留當地特色的基礎上,融入更多表現形式,“在一次次的交流中,不少當地的文藝愛好者都產生了‘原來文藝節目還可以這么做’的感嘆,他們的思維不斷開闊?!蓖瑫r,他引導基層群眾文化工作者將自身專業運用到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中,進一步提升群眾的文化獲得感、幸福感。-王靈祥在探討創作- 千里之行民相親,文化之誼心相通。“文化走親就是越走越親,通過這種文藝演出的形式,我們可以更好地了解兄弟縣市的民俗文化以及地域狀態,加強文化深度合作、文化創意互動,拉近兩地共建文化繁榮的情感,讓傳統文化在互相交流的過程中得到傳承和發展,共創美好未來?!蓖蹯`祥說,他將繼續以赤子之心扎根基層,用心、用情創作推出更多老百姓喜聞樂見的藝術精品,讓文藝之風吹到更遠的地方、更多人的身邊。 中國·浙江·非遺
貳零貳貳
執行主編 / 索小倩
編輯 排版 / Gary
審核/吳露生
浙江傳統舞蹈專業委員會
齊心協力于“非遺”傳統舞蹈的保護保存與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讓承續的載力和當代的動力融合在一起,以更好的推進當代文化的建設。歡迎關注浙江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傳統舞蹈專業委員會公眾號”浙江非遺傳統舞蹈“。
從存在形態上分為物質文化遺產(有形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無形文化遺產)。明確了文化遺產的定義: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的定義,無形文化遺產是指“被各群體、團體、有時為個人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
在數字化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如何更好地傳承這些非遺文化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團隊通過數字化保護和傳播,踐行“外語話中國”的理念,讓世界更好了解中國豐富的非遺文化。在數字技術的幫助下,香格里拉的非遺文化得以生動再現于人們眼前。我們將利用現代技術
辛厝寮小學油紙傘彩繪活動為豐富學生的校園文化生活,品味傳統國粹文化,5月20日上午,辛厝寮小學開展了主題為“妙筆油紙傘,傳承非遺夢”的油紙傘彩繪活動。活動開始,老師為同學們講解了油紙傘繪畫作為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悠久歷史和彩繪油紙傘的技巧,
代代傳承,劉氏風箏遠銷全國2008年,劉氏風箏被列入第二批溫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劉賀新說,家族每年會集中起來對下一代進行風箏技藝培訓,他認為傳承劉氏風箏是家族每個人的一份責任。
3、非物質性是人類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根本特性,是它與物質文化遺產質的區別之所在。5、它與物質文化遺產不同。9、我國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其中非物質文化遺產無論從公約規定的任何一類來看,都是極其豐富的。13、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存在形態,與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