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先來了解一下什么是非遺,非遺也就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簡稱。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定義:非物質文化遺產(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指被各群體、團體、有時為個人所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體系和技能及其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
各個群體和團體隨著其所處環境、與自然界的相互關系和歷史條件的變化不斷使這種代代相傳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創新,同時使他們自己具有一種認同感和歷史感,從而促進了文化多樣性和激發人類的創造力。
簡而言之,非遺文化的發展,于國家而言與文化自信相關,于個人而言與文化多樣性、人類創造力相關。那么,體驗非遺課程有什么意義呢?
古法造紙與活字印刷術
植物扎染
纏花技藝
首先,有助于培養青少年對祖國傳統文化的深厚情感,促進中華文化的傳承和發展。
根據現代的青年人對傳統文化的了解程度似乎很低,那么對于非遺研學旅行可以讓學生更深一層次的去了解非議文化,還可以讓學生能夠接觸到更真實的非遺生態環境、更豐富的實物資料和更專業的活動場地。將能夠準確的去傳承非遺文化,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和傳統文化素養都有極大的作用。
其次,有助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
如今,有許多研學旅行活動都設計了非遺項目進去,其意義就在于可以通過特有的活動形式把中國傳統文化的豐厚底蘊和科學前衛的現代意識,東方文明的獨特神韻和西方人文的哲理思辨和諧地融為一體,讓青少年擁有理解、包容不同文化、習俗的胸懷和品質,能夠正確認識和處理在競爭的同時進行合作,更富創造性地迎接世界的挑戰,走向健康、和諧的未來。在活動中增強民族自尊心和責任感,養成強烈的民族文化認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具備國際交流、理解、合作、競爭的能力,成為有中國靈魂、有世界眼光的現代人。
最后,有助于增強全體民眾的文化遺產保護意識,感受非遺手藝的樂趣。
為什么叫非物質文化遺產呢?因為它少之又少,真正能夠完全理解的真的是寥寥無幾,所以我們應該多去了解、多去體驗非遺項目,這樣才能親身感悟到非遺文化的重要性,才能更好地保護傳統非遺文化。作為家長、作為社會的成員之一,更應該帶動身邊的人去親身體驗非遺,感受非遺手藝的樂趣。
如果想線下體驗非遺課程的話,我還有個好地方推薦~
課室名稱:非遺產品研發與課程實踐基地
(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促進會副會長單位,廣東省研學旅行協會會員單位,廣東省嶺南民間工藝研究院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創新示范基地,廣州市科學技術局認定的科普基地)
非遺夢傾情打造的非遺課程包括:古法造紙押花、雕版印刷、活字印刷、古籍裝幀、扎染技藝、纏花技藝、廣繡、通草畫、篆刻、木版年畫等,并且還在持續不斷地研究深入。非遺夢的老師們一直致力于深入探討非遺技藝以及貼合上課群體、貼近生活的上課模式,努力地讓更多的人們關注并喜歡上這些非遺項目,向大眾呈現不一樣的唯一。非遺值得被重視。
l 課室地址:廣州市海珠區黃埔村夏陽大街15號
l 課程詳情:微信公眾號“非遺夢公開課”
l 報名方式:添加非遺夢客服18520292293(微信同號)
上一篇
下一篇
)景泰年間盛行,制作技藝比較成熟,且使用的琺瑯釉多以藍色為主,故而得名。明代工藝品的名字大都先強調年號,然后再強調東西本身,但景泰藍不是在景泰年間出現,而是在元代就出現了,到了景泰年間,皇家的重視使它,因此有了今天這樣一個通俗易懂且帶有文學
漆藝作為我國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具有實用與藝術完美結合的獨特魅力。中國是漆文化資源的大國,盛產優質天然漆,也是出土古漆器最多的文明古國。漆器是中國古代在化學工藝及工藝美術方面的重要發明。中國四大漆器:至元代,揚州已成全國漆器制作中心。
共敘運河情”揚臺大學生非遺文化研習之旅在我市展開,來自新北、臺中、屏東等島內縣市以及江蘇南通、浙江紹興、安徽馬鞍山、山東濰坊等大陸城市在揚就讀的20余名大學生,近距離體驗了揚州剪紙、廣陵古琴等非遺文化。
每一把漆扇都凝聚著孩子們對傳統文化的敬仰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孩子們接過新衣時,純真的笑容洋溢在臉上,興奮之情溢于言表。下一步,安居苑社區婦聯將持續聚焦困境兒童群體的需求,開展更多形式多樣的關愛活動,用溫暖與陪伴為孩子們點亮成長之路,助力他們
6月10日是“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以“宋韻楠溪·非遺嘉宴”為主題的百工生活市集于溫州永嘉廣場熱鬧“開市”,為市民帶來為期2天“從天光到晚歸”的非遺文化大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