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中國“東亞文化之都”城市非遺展在揚州開幕?!〈藜衙鳌z
中新網揚州11月24日電 (記者 崔佳明)24日,中國“東亞文化之都”城市非遺展在揚州486非遺文化集聚區開幕,泉州、寧波、哈爾濱、青島、長沙、西安、揚州、紹興、敦煌9個城市的30余項非遺項目,齊聚揚州古運河畔。
揚州市市長張寶娟在開幕儀式上致辭時說,作為國內第七座榮獲“東亞文化之都”殊榮的城市,揚州擁有6000多年文明史和2500多年建城史,是國家重要歷史文化名城,擁有豐富的文化資源,其中雕版印刷、古琴和剪紙3項聯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和玉器、漆器等19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杰出代表。
與會嘉賓參觀紹興花雕制作工藝?!〈藜衙?攝
“高質量的傳承是非遺等文化保護的關鍵和目的所在。”張寶娟說,“我們現在所在的486非遺文化集聚區,就是一座集非遺活態展示、文創開發和旅游體驗于一體的文化‘綜合體’,正日益成為年輕人感受體驗非遺文化的‘網紅’新地標?!?/p>
記者在現場看到,泉州花燈、惠安影雕工藝、青島萊西木偶劇、“指間大象”草編包、寧波鄞州竹編、微型家具、長沙湘繡、長沙窯銅官陶瓷燒制技藝、哈爾濱黑陶、樺樹皮畫、西安長安泥塑、戶縣民間布藝老虎、揚州漆器髹飾技藝、揚州玉雕、揚州刺繡、紹興越窯青瓷燒制技藝、敦煌彩塑等展位前,人頭攢動,尤其是非遺傳承人現場技藝的展示,讓大家領略了非遺的獨特魅力。
非遺傳承人杜永衛現場展示敦煌彩塑制作技藝。 崔佳明 攝
揚州以“東亞文化之都”為名,以“優秀非遺文化”為媒,舉辦中國“東亞文化之都”城市非遺展。這既是揚州市2020年“東亞文化之都”活動年的系列活動之一,也為各“東亞文化之都”展示新時期非遺項目保護和傳承的豐碩成果搭建平臺,旨在進一步促進“東亞文化之都”城市之間的文化交流與融合,提升“東亞文化之都”品牌影響力和知名度。
身著泉州惠安女服飾的非遺傳承人展示惠安影雕工藝?!〈藜衙?攝
“‘東亞文化之都’是中日韓三國文化領域的重要品牌。今天,來自國內‘東亞文化之都’城市的代表以及非遺大師們齊聚揚州,舉辦非遺作品展,既是2020‘東亞文化之都’中國·揚州活動年的重要內容,也為我們進一步做好非遺保護傳承和發展工作,拓寬了眼界,提供了借鑒。”張寶娟如是說。(完)
從存在形態上分為物質文化遺產(有形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無形文化遺產)。明確了文化遺產的定義: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的定義,無形文化遺產是指“被各群體、團體、有時為個人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
在數字化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如何更好地傳承這些非遺文化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團隊通過數字化保護和傳播,踐行“外語話中國”的理念,讓世界更好了解中國豐富的非遺文化。在數字技術的幫助下,香格里拉的非遺文化得以生動再現于人們眼前。我們將利用現代技術
辛厝寮小學油紙傘彩繪活動為豐富學生的校園文化生活,品味傳統國粹文化,5月20日上午,辛厝寮小學開展了主題為“妙筆油紙傘,傳承非遺夢”的油紙傘彩繪活動?;顒娱_始,老師為同學們講解了油紙傘繪畫作為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悠久歷史和彩繪油紙傘的技巧,
代代傳承,劉氏風箏遠銷全國2008年,劉氏風箏被列入第二批溫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劉賀新說,家族每年會集中起來對下一代進行風箏技藝培訓,他認為傳承劉氏風箏是家族每個人的一份責任。
3、非物質性是人類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根本特性,是它與物質文化遺產質的區別之所在。5、它與物質文化遺產不同。9、我國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其中非物質文化遺產無論從公約規定的任何一類來看,都是極其豐富的。13、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存在形態,與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