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中央宣傳部舉行“中國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聚焦推動新時代文化和旅游高質量發展。 2022年8月24日上午,中共中央宣傳部舉行“中國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請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長饒權、藝術司負責人周漢萍、公共服務司負責人陳彬斌、非物質文化
6月11日是2022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在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文化和旅游部將于2022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前后集中開展非遺宣傳展示活動,并設置云游非遺·影像展、非遺購物節、“新疆是個好地方”對口援疆19省市非遺展,同時各地方、文化和旅游部相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李蔚 整理 月13日,是我國的第15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 幾年來,隨著遺產內涵與保護意識的普及,已有更多的人了解非遺、認識非遺、珍愛非遺。“見人見物見生活”的非遺保護理念正不斷深入人心。 在這一領域的保護工作中,最關鍵的是對傳承人的
8月4日,浙江省非遺保護協會第三屆會員代表大會在杭州華北飯店召開。 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副司長胡雁,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廳廳長褚子育,省民政廳副廳長江宇,省政府參事、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會長楊建新,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成員、副廳長葉菁等領導嘉賓出席會議。
5月21日上午,浙江非遺記錄成果發布會暨杭州市余杭區第十七個非遺保護月啟動儀式在杭州市余杭區大徑山旅游集散中心舉辦。 活動由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廳指導,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館)主辦,杭州市余杭區文化和廣電旅游體育局、杭州余杭交通集團有限公司、杭州市余杭
原標題:首批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正式發布 為進一步完善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體系,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和利用工作,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于近日開展了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的申報評定工作。 經申報、評審和公示
本文轉自:各界新聞網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人類的生命記憶和創造力的精神源泉。近年來,靖邊縣不斷加大優秀傳統文化保護和開發力度,為這些“非遺”項目建立了“數據庫”和集中展示廳,讓“非遺”文化永續流傳。 走進靖邊縣公共文化服務中心一樓的“非遺”展廳,一個個“非遺”項
11月2日,在天府非遺品牌生長計劃暨成都非遺品牌推廣大使簽約儀式現場,丁真身著黑色金邊藏服,帶著靦腆而喜悅的笑容,為三位非遺傳承人獻上潔白的哈達,拜三位大師為師,同時也迎來了自己的新身份——成都非遺品牌推廣大使。 “能夠以這個身份推廣成都的非遺文化,我感到很開
深挖北京作為全國文化中心、歷史文化名城的文脈資源,找到更多適合申辦博物館的資源。市人大代表、北京燕京八絕博物館館長柏群帶來了一份鼓勵支持非遺及老字號企業興辦博物館的建議。資料圖片柏群向記者介紹了一組數據,截至2022年底,北京老字號企業(品牌)數量超過220家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個新詞,很拗口,簡稱“非遺”,雖不太確切,但簡潔明快,便于大眾接受。 什么是非物質文化遺產?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傳并視為其文化遺產組成部分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以及與傳統文化表現形式相關的實物和場所。? 書面表述很嚴謹,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