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旅游部近日發布關于開展第六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推薦申報工作的通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和《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認定與管理辦法》相關規定,文化和旅游部將開展第六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認定工作。
據悉,第六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認定工作將嚴格按認定標準開展推薦認定,關注代表性傳承人技能藝能、傳承實踐相關情況等,重視部分“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中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空缺、隊伍老化等問題,著力加強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梯隊建設。
文化和旅游部同時公布了可以申請或者被推薦為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的中國公民的標準:技藝精湛,熟練掌握其傳承的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知識和核心技藝,傳承實踐累計25年以上;在該項目相關領域具有代表性,并在項目申報地區具有較大影響,獲得廣泛認可;在該項目的傳承中具有重要作用,積極開展傳承活動、培養后繼人才,志愿面向社會傳承,身體健康;愛國敬業,遵紀守法,德藝雙馨;截至2021年12月31日,已認定為該項目的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
此外,推薦申報相關工作除了要著力解決部分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中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空缺、隊伍老化等問題,還側重考慮從目前沒有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的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和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總體年齡較大的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中推薦申報。對于集體傳承、大眾實踐的項目,建議穩慎推薦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確需推薦的,應在相關項目的保護傳承中發揮不可或缺的作用,得到廣泛認可。從事非遺資料收集、整理和研究的人員,不得推薦申報。
推薦申報名額按因素賦權測算。其中賦權指標包括:所在地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數、沒有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的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數、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平均年齡超過80歲的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數;權重分別為:30%、40%、30%。同時公布了各省(區、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推薦申報名額上限。針對個別地方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數低于上限的,做適當調減。
推薦申報材料于2022年10月31日前郵寄至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郭佳
編輯/喬穎
近日,2025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東莞主會場系列活動啟動,此次活動以“融入現代生活——非遺正青春”為主題,并對東莞市第七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及傳承人頒牌,中堂新晉的臘風腸制作技藝項目、“百歲”制作技藝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羅運娣正式獲
下面,讓我們一起走進十笏園非遺空間,了解下這四項最新獲選的非遺項目吧~同時還設有拉胚成型體驗、文創手作陶藝體驗和陶印兩項非遺體驗區,旨在深入挖掘傳承濰坊陶藝文化歷史,向學員們傳授非遺知識,讓他們可以在濰坊不出遠門,親自參與制作和體驗,親身體
8月7日晚,清遠市清新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變身“千年茶室”,30余名身著月白茶服的青年齊聚“滿FUN夜校”,開啟了一場解碼省級非遺筆架茶的沉浸式之旅。而“行茶十試”品飲儀式的演繹,則讓理論中的文化內涵具象化。贈送的非遺茶具禮盒,將“現場體驗
王河灣挎鼓已有100多年的歷史,是河北省張家口市宣化區獨有的民間藝術。作為王河灣挎鼓的第四代傳人,賀海在研習前輩技藝的同時,還將這種民間藝術從田間地頭帶上了文藝演出的舞臺,如今他已是該項目的省級代表性傳承人。2009年,王河灣挎鼓被列入省級
就在9月16日,第三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年會暨第四屆丹寨非遺周活動將在丹寨同期啟幕,一場非遺文化的狂歡盛宴即將開場!1.上午舉辦中國非遺保護年會主論壇,探討新時代非遺保護與發展的新路徑。四、非遺保護年會青年交流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