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與鄉村振興相互助力

資迅| 2024-01-28| 0

原標題:非遺,與鄉村振興相互助力

*本文為《半月談》2022年第23期內容

非遺,關于一人、一物、一地,往往在不經意間化作一縷鄉愁,觸動人內心深處的柔軟。千百年來,非遺與鄉村同命運、共興衰,結下了不可分離的緣分。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背景下,非遺元素無疑將給鄉村發展注入更多潛力,而鄉村振興也將讓非遺傳承更富活力。

文化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方面,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尤其提到要“加大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力度”。非遺,作為“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和重視,其發展,也與鄉村振興相互助力。

非遺的命運沉浮

非遺的表現形式和承載方式很多,包括傳統口頭文學以及作為其載體的語言,傳統美術、書法、音樂、舞蹈、戲劇、曲藝、雜技,傳統技藝、醫藥、歷法,傳統禮儀、節慶等民俗,傳統體育和游藝等, 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志。

國羸民弱的年代,非遺可能表現為一種讓人填飽肚子的方式,比如一種吃法,或者一頓飯;國強民富的時代,衣食無憂,非遺可能表現為一種技藝或競技。

重慶黔江西蘭卡普非遺工坊助力鄉村振興 黃偉 攝

時間,見證了非遺的命運沉浮。10多年前,重慶市奉節縣還流傳著一種土火紙制作技藝,這種技藝用山竹作原料,磨成竹漿后造紙,造出的紙張粗糙厚實,多用作白事。土火紙制作技藝世代相傳,成為一些村民的謀生手段。直到近年,隨著時代的進步和人們思想觀念的改變,白事燒紙大幅減少,土火紙的市場需求銳減。如今,這種傳統造紙技藝被勉強保存下來,但傳承和發揚卻變得無比艱難。

一些非遺如土火紙制作技藝,在時代發展中掉了隊,而另一些非遺卻在時代發展中迎頭趕上。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相繼啟動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這喚醒了不少已經“沉睡”的非遺,它們重煥生機,展示出蓬勃的活力。

陽戲,也稱面具陽戲或臉殼戲,是一種集祭祀禮儀與戲劇藝術于一體的民間戲劇,系武陵山區腹地重慶市酉陽縣土生土長的地方劇種,被稱為酉陽的文化地理標志。時代的變遷一度也讓陽戲傳承艱難,但是伴隨著鄉村振興,當地大力發展文旅融合產業,陽戲作為一種極具地方特色的戲曲,成為吸引外地游客的一張名片,為鄉村發展增添了獨特的文化魅力。2021年,陽戲被納入國家級非遺名錄。

同陽戲一樣,酉陽擺手舞也搭上了時代的班車。酉陽擺手舞可追溯到上古時代的巴人,在明清時期盛行,具有獨特的民族個性和地域特色。舞姿多模仿跋山涉水、農事勞動、戰斗姿態、雄鷹展翅和日常生活等動作,舒展大方,表現出土家人粗獷豪放的性格。農村空心化,一度讓酉陽擺手舞的傳承舉步維艱。隨著近年來鄉村發展,衰落的擺手舞也雄風重振,成為當地旅游的保留曲目。

民間藝人表演酉陽土家擺手舞 邱洪斌 攝

擺手舞不僅走上了舞臺,還走進了校園,來到孩子們的身邊。酉陽縣可大鄉新溪小學結合地域文化優勢,探尋擺手舞文化傳承的教育方法,以本土教材《土家擺手舞》為藍本,將創編的兩套廣場擺手舞和一套擺手舞韻律操融入課后服務課程中,讓學生在傳承和弘揚擺手舞文化的同時,感受勞動人民辛勤耕種和艱苦奮斗的精神。新溪小學也成為重慶市擺手舞非遺文化教育傳承基地。

除了陽戲、擺手舞,在一度深度貧困的武陵山區和秦巴山區,西蘭卡普、南溪號子、木葉吹奏、巫山民歌、鐵棍舞、鑼鼓、漆藝以及各種美食等非遺,都成為吸引游客、推動旅游發展、幫助群眾增收的法寶。它們同青山綠水、名勝古跡一樣,成為一個地方的符號。

多措并舉,呵護非遺

盡管越來越多的非遺已能獨立傳承發展,但仍有一些還在沉睡或日漸式微的非遺,有待喚醒、呵護。文化振興,不是一句空話,非遺作為優秀傳統歷史文化,仍有很大挖掘、開拓空間;加大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力度,也不是一句空話,面對一些正在消失的非遺,亟需具體的制度、舉措、投入等來保障其延續傳承。

重慶市北碚區澄江鎮五一村村民在體驗非遺糧食畫 秦廷富 攝

當前,各地相繼出臺了非遺條例,這給非遺保護以及非遺文化傳人的培養、扶持提供了法規依據。但目前條例內容普遍彈性較大,對非遺項目的投入以及非遺傳人的培養、扶持缺乏剛性約束,導致一些舉措落實不到位。一些非遺傳人不但難以找到接班人,自己參加交流、展示等活動的機會也很少;相關部門在資金、人手等方面較為缺乏,時常感到有心無力。為此,中央和地方既要壓實相關部門的責任,也要賦予他們相應的資源和權利,尤其是對一些重點非遺項目,要加大投入,重點保護。

文旅融合是鄉村振興的重要途徑,也是讓非遺煥發生機的重要方式,近年來各地在這方面進行了成功的探索。下一步,要充分釋放非遺在文旅融合中的作用,既要注重就單個非遺項目量身定做文旅融合產品,也要注重對全部非遺項目全盤考量、系統包裝、整體推出,充分發揮非遺的集聚效應,打造消費新品牌、新場景。

文化數字化,是非遺保護和傳承的重要手段。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實施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這對于非遺的保護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當前,各地應借力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抓住機遇,盡快推動適合的非遺項目數字化,一方面防范因傳承斷代造成技藝流失,另一方面借助數字化力量,加大傳播、傳承力度。

半月談記者:韓振

責編:郭艷慧 / 校對:張子晴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相關推薦

揭秘非遺春節背后的風水文化與傳統習俗

這一場面不僅僅是春節的熱鬧,更是中國傳統風水文化的體現。在春節期間的各類活動中,“非遺集市”更將傳統手藝與節日文化完美結合,包括糖畫、捏面人等,讓人們在銘記童年的同時,也傳承著傳統技藝。財神爺的出現、非遺表演的融合、民間習俗的延續,皆是一幅

資迅 105 2025-05-11

什么是文化遺產_文化遺產的定義和分類

從存在形態上分為物質文化遺產(有形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無形文化遺產)。明確了文化遺產的定義: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的定義,無形文化遺產是指“被各群體、團體、有時為個人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

資迅 101 2025-05-10

文旅與數字化運用開啟香格里拉非遺新篇章

在數字化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如何更好地傳承這些非遺文化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團隊通過數字化保護和傳播,踐行“外語話中國”的理念,讓世界更好了解中國豐富的非遺文化。在數字技術的幫助下,香格里拉的非遺文化得以生動再現于人們眼前。我們將利用現代技術

資迅 55 2025-05-09

妙筆油紙傘 傳承非遺夢 | 辛厝寮小學開展油紙傘彩繪活動

辛厝寮小學油紙傘彩繪活動為豐富學生的校園文化生活,品味傳統國粹文化,5月20日上午,辛厝寮小學開展了主題為“妙筆油紙傘,傳承非遺夢”的油紙傘彩繪活動。活動開始,老師為同學們講解了油紙傘繪畫作為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悠久歷史和彩繪油紙傘的技巧,

資迅 130 2025-05-08

溫州這戶人家追風100多年,入選非遺名錄

代代傳承,劉氏風箏遠銷全國2008年,劉氏風箏被列入第二批溫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劉賀新說,家族每年會集中起來對下一代進行風箏技藝培訓,他認為傳承劉氏風箏是家族每個人的一份責任。

資迅 96 2025-05-07
微信二維碼
主站蜘蛛池模板: 筱惠欲乱美女全文免费全文| 欧美日韩精品久久久久| 国产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 18成人片黄网站www| 天天综合网网欲色| 中文字幕亚洲色图| 日韩久久无码免费毛片软件|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精品小说| 男女后进式猛烈XX00动态图片| 国产av人人夜夜澡人人爽麻豆| 国产交换丝雨巅峰| 国产精品熟女视频一区二区| a级精品国产片在线观看| 成年午夜性视频|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无码下载| 最近中文字幕高清免费大全8| 亚洲欧洲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狠狠色狠狠色综合网| 内射白浆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色噜噜狠狠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v爽在线免播放观看| 两个人看的视频www在线高清| 国内少妇偷人精品视频免费| a级成人免费毛片完整版| 小说区综合区首页| 中文字幕91在线| 无码中文av有码中文a| 久久国产精品99久久小说| 暖暖免费高清日本中文|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 欧美特黄录像播放|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在线播放| 男人进去女人爽免费视频国产| 十六以下岁女子毛片免费| 老外毛片免费视频播放| 国产三级在线观看专区| 野花香高清在线观看视频播放免费| 国产成人综合日韩精品婷婷九月 | 中文字幕中出在线| 国产精品视频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99久久99久久精品国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