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全面提升山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科學化水平。3月22日,由省委宣傳部指導,山西大學、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廳共同設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院在太原成立。
山西作為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非物質文化遺產蘊藏極為豐富。2005年山西省正式啟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十幾年來,通過各級黨委政府、機構、非遺項目保護主體和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已逐步構建起了比較完善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體系。截至2023年,我省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182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149人,數量均位列全國第三。
為進一步推動我省非遺保護事業高質量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院應運而生。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院是在省委宣傳部指導下山西設立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院,由山西大學、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廳本著“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協同創新、共同發展”的原則合作共建而成,是整合政府主管部門、高等院校、相關研究機構、非遺項目保護單位、非遺傳承基地等多方力量,依托山西大學優勢學科資源建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研究和利用的綜合性平臺。
該研究院主要服務于我省的非遺系統性保護研究、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非遺與鄉村振興、非遺與特色旅游、非物質文化遺產數字化傳承應用、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研修培訓、山西非遺大數據中心、非物質文化遺產學學科建設等非遺保護傳承和研究工作?!傲⒆闵轿?,輻射華北,面向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院的成立對于扎實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系統性保護,深入實施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發展工程,推進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推動我省非遺保護事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笔∥穆脧d相關工作人員介紹。
據悉,研究院將陸續出版山西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年度藍皮書和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山西省保護成果叢書第一輯(10冊);聯合申報國家重點課題,創建文化和旅游部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成立非物質文化遺產專家委員會,開展省級非遺傳承人研修培訓活動;開展非遺校園推廣活動;建設山西非遺資源大數據中心;舉辦黃河流域非遺與三晉文化學術交流會,打造國內知名非遺學術論壇。
采寫:山西晚報全媒體記者 趙麗娜
王河灣挎鼓已有100多年的歷史,是河北省張家口市宣化區獨有的民間藝術。作為王河灣挎鼓的第四代傳人,賀海在研習前輩技藝的同時,還將這種民間藝術從田間地頭帶上了文藝演出的舞臺,如今他已是該項目的省級代表性傳承人。2009年,王河灣挎鼓被列入省級
就在9月16日,第三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年會暨第四屆丹寨非遺周活動將在丹寨同期啟幕,一場非遺文化的狂歡盛宴即將開場!1.上午舉辦中國非遺保護年會主論壇,探討新時代非遺保護與發展的新路徑。四、非遺保護年會青年交流營
去了幾趟順德,吐血整理出這篇超詳細兩天一夜的游玩攻略,包含美食攻略、免費景點和住宿以及交通游玩路線,讓最近想去順德游玩的友友們作為參考,超適合情侶和閨蜜周末出行~去順德玩有這一篇就夠啦,最近要出發順德的友友們可以收藏起來啦,關于順德旅游還有
中國大運河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供圖“館內詳細展現運河沿線非遺項目的同時,還設置了不少互動點位,為游客打造沉浸式體驗場景?!背6鞲1硎?,市民、游客能在一步一景中體會大運河流域多元文化與非遺技藝的魅力。
杭州博物館:歷史文化的集大成者杭州博物館可是杭州歷史文化的“代言人”。中國絲綢博物館:絲綢文化的夢幻之旅絲綢可是中國的一張亮麗名片,而中國絲綢博物館就是展示絲綢文化的絕佳之地。杭州工藝美術博物館:傳統工藝的魅力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