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上午10:00,一場以“弘揚傳統文化,堅定文化自信”為主題的非遺文化進校園活動,在泰山科技學院圖書館廣場舉行。本次活動旨在展示泰安市典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傳承與弘揚非遺文化,增強當代年輕大學生與非遺文化的聯系互動,感受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提升文化自信與民族自豪感。
本次活動由泰安市文化和旅游局指導,泰山科技學院非遺中心、泰安市孔子學堂主辦,泰山科技學院東岳書院、淬煉商學院承辦。泰安市文旅局非遺科主任馮林、泰山科技學院副校長智英斌、非遺中心主任劉會等出席。現場特別邀請了泰山皮影、泰山面塑、劉氏木雕、岱岳傳拓、楊氏葫蘆雕刻、楊氏剪紙、劉氏木雕等十余項非遺項目。
泰山科技學院副校長智英斌致歡迎詞,為本次活動拉開序幕。智英斌表示,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華,是人民精神信仰和生存情調的彰顯。泰山科技學院成立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心,積極響應國家政策,立足當地,致力于傳承保護非遺文化。此次活動的開展,將極大豐富和活躍校園文化生活,打造學校特色,促進學校校園文化建設。
舞獅表演作為開場環節,靈動的舞步配以動感的鼓點,一場視聽盛宴燃爆現場,在掌聲雷動中傳遞著中華文化中關于“吉祥如意、瑞氣祥云”的美好寓意,展現著非遺文化的獨特魅力,同時也為整場活動的成功開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范正安帶來的皮影戲表演,仿佛穿越時空進入了一個神奇的世界。活靈活現的手持皮影人物,不斷地變換形態,生動而又精彩。再配以獨具濃厚地域特色的唱腔和演奏,贏得現場陣陣掌聲。這是范正安先生獨創的一項絕技,表演者能夠同時操縱、演唱和伴奏,這樣的表演技藝在當今中國皮影表演中實屬罕見。
泰安市文旅局非遺科科長馮林發表講話。馮林不僅詳盡介紹了泰安市極為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并且高度贊揚了泰山科技學院在非遺方面的實踐,以及學校的辦學理念和發展道路。他指出,泰山科技學院始終堅持立德樹人,把人才培養質量放在第一位,弘揚“樂學、樂教、創業、創造”的校訓,取得了卓越成就。未來市文旅局將更加重視非遺保護傳承工作,探索非遺進校園長效機制,繼續豐富和拓展、深化和提升非遺進校園工作,期待非遺能夠在泰山科技學院的發展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本次活動的舉辦,得到了全校師生的積極響應和參與。在活動現場,各個非遺項目的傳承人向學生展示獨特技藝,同學們通過觀看、體驗非遺項目,在熱烈的互動交流中泰山科技學院舉辦“非遺進校園”活動 感受中華文化魅力,師生們紛紛表示,通過此次活動,他們進一步認識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非遺文化的內涵和意義,也由衷地增強了對傳承保護非遺文化的自豪感和責任感。
(綜合 泰山科技學院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
這一場面不僅僅是春節的熱鬧,更是中國傳統風水文化的體現。在春節期間的各類活動中,“非遺集市”更將傳統手藝與節日文化完美結合,包括糖畫、捏面人等,讓人們在銘記童年的同時,也傳承著傳統技藝。財神爺的出現、非遺表演的融合、民間習俗的延續,皆是一幅
從存在形態上分為物質文化遺產(有形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無形文化遺產)。明確了文化遺產的定義: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的定義,無形文化遺產是指“被各群體、團體、有時為個人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
在數字化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如何更好地傳承這些非遺文化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團隊通過數字化保護和傳播,踐行“外語話中國”的理念,讓世界更好了解中國豐富的非遺文化。在數字技術的幫助下,香格里拉的非遺文化得以生動再現于人們眼前。我們將利用現代技術
辛厝寮小學油紙傘彩繪活動為豐富學生的校園文化生活,品味傳統國粹文化,5月20日上午,辛厝寮小學開展了主題為“妙筆油紙傘,傳承非遺夢”的油紙傘彩繪活動。活動開始,老師為同學們講解了油紙傘繪畫作為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悠久歷史和彩繪油紙傘的技巧,
代代傳承,劉氏風箏遠銷全國2008年,劉氏風箏被列入第二批溫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劉賀新說,家族每年會集中起來對下一代進行風箏技藝培訓,他認為傳承劉氏風箏是家族每個人的一份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