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貝殼財經訊 11月3日,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從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微信公眾號獲悉,日前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倡議發起“全國青年非遺傳承人扶持計劃”,自2022年至2026年,分五批次扶持100名45周歲以下的優秀青年非遺傳承人。其中,2022-2023年度扶持對象為20名,連續扶持3年,每年給予扶持對象10萬元經費支持。
據了解,扶持計劃將通過資金扶持、導師輔導、培訓交流、成果展示、宣傳推廣等一系列舉措,支持一批青年非遺傳承人打磨技藝,成長為非遺保護傳承的領軍人物;支持一批青年非遺傳承人帶動就業創業,促進當地民眾增收致富;支持一批非遺青年傳承人培育特色產品和品牌,推動傳統工藝振興;發揮光彩事業示范引領作用,匯聚優勢資源,探索民營企業支持非遺保護傳承的有效機制。
2022-2023年度20名扶持對象,主要從帶動就業效果顯著的傳統工藝類非遺代表性傳承人中遴選。每年給予扶持對象10萬元經費支持,連續扶持三年,同時將對扶持對象下達年度任務清單,匹配導師跟蹤輔導,開展線上線下培訓、論壇交流、創作實踐、社會服務,全周期記錄成長軌跡,每年實施評估考核,組織項目成果展覽,構建媒體矩陣宣傳推廣,進而帶動廣大青年群體關注和參與非遺保護與傳承。
據了解,2022-2023年度扶持計劃申報期為2022年11月10日至12月10日,申報人可通過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網站登錄“全國青年非遺傳承人扶持計劃項目申報系統”申報。
編輯 李錚
校對 盧茜
從存在形態上分為物質文化遺產(有形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無形文化遺產)。明確了文化遺產的定義: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的定義,無形文化遺產是指“被各群體、團體、有時為個人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
在數字化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如何更好地傳承這些非遺文化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團隊通過數字化保護和傳播,踐行“外語話中國”的理念,讓世界更好了解中國豐富的非遺文化。在數字技術的幫助下,香格里拉的非遺文化得以生動再現于人們眼前。我們將利用現代技術
辛厝寮小學油紙傘彩繪活動為豐富學生的校園文化生活,品味傳統國粹文化,5月20日上午,辛厝寮小學開展了主題為“妙筆油紙傘,傳承非遺夢”的油紙傘彩繪活動。活動開始,老師為同學們講解了油紙傘繪畫作為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悠久歷史和彩繪油紙傘的技巧,
代代傳承,劉氏風箏遠銷全國2008年,劉氏風箏被列入第二批溫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劉賀新說,家族每年會集中起來對下一代進行風箏技藝培訓,他認為傳承劉氏風箏是家族每個人的一份責任。
3、非物質性是人類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根本特性,是它與物質文化遺產質的區別之所在。5、它與物質文化遺產不同。9、我國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其中非物質文化遺產無論從公約規定的任何一類來看,都是極其豐富的。13、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存在形態,與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