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您用鏡頭展示云南非遺的精彩。4月16日,“OPPO非凡記憶·云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影像大賽”系列活動在云南昆明啟動,活動將持續至2023年1月。
本次活動由中國民俗攝影協會、中國鄉土藝術協會、云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云南省美術館、云南省民俗攝影協會、云南OPPO等共同舉辦。大賽活動投稿時間為2022年4月至11月30日,大賽將在今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期間舉辦優秀作品展,2023年1月舉辦大賽作品展。投稿平臺為米拍APP和彩龍社區。
此次活動全面征集反映云南民間文學、傳統音樂、傳統舞蹈、傳統美術、傳統技藝、傳統醫藥、傳統體育游藝與競技、傳統戲劇、曲藝、民俗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相關的攝影(相機、手機攝影)和短視頻作品。活動旨在用影像傳遞感動與行動,通過影像大賽,呼吁更多的人加入到關注、傳播、保護、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隊伍中來。中國民俗攝影協會副會長朱寶昆表示,通過拍攝、記錄和宣傳,能夠讓更多人認識非物質文化遺產,了解非遺,展示非遺的價值與魅力,展示非遺傳承人的匠心堅守與獨特風采。云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尹家玉則表示,借助現代影像技術手段,對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表現形式加以記錄、整理、存檔,并用以宣傳、弘揚,跨時空地傳遞其文化信息,使之作為人類文化記憶代代相傳,也是當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一項重要措施。
據了解,截至目前,云南共有傣族剪紙、格薩(斯)爾2項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127項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541項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125名國家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1419名省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有大理、迪慶2個國家級(民族)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和85個省級民族傳統文化生態保護區。
作者:肖依群 楊國勤
責編:勾曉慶
一、雙節同樂:粽香童趣,活力滿溢這場“雙節同樂”活動,不僅讓居民在包粽子、編彩繩中重溫文化根脈,更通過爆米花的甜香、氣球的繽紛、童聲的清澈,構筑起代際共享的歡樂記憶。
漆藝作為我國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具有實用與藝術完美結合的獨特魅力。中國是漆文化資源的大國,盛產優質天然漆,也是出土古漆器最多的文明古國。漆器是中國古代在化學工藝及工藝美術方面的重要發明。中國四大漆器:至元代,揚州已成全國漆器制作中心。
每一把漆扇都凝聚著孩子們對傳統文化的敬仰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孩子們接過新衣時,純真的笑容洋溢在臉上,興奮之情溢于言表。下一步,安居苑社區婦聯將持續聚焦困境兒童群體的需求,開展更多形式多樣的關愛活動,用溫暖與陪伴為孩子們點亮成長之路,助力他們
6月10日是“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以“宋韻楠溪·非遺嘉宴”為主題的百工生活市集于溫州永嘉廣場熱鬧“開市”,為市民帶來為期2天“從天光到晚歸”的非遺文化大餐。
在東北長白山這片神奇的土地上,漢族和少數民族共同棲息,創造了燦爛的文化。他這一學才知道,原來王成貴的老叔在一家大糖坊里當案子師傅,他打小跟老叔學吹糖人,動物、人物、花草都會吹捏,甚至會動會走。再說,這手藝也是老人一輩子傳下來的玩藝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