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廣西日報
本報浦北訊 (記者/康安 通訊員/梁妙玲)“好運來,我們好運來,迎著好運興旺發達通四海……”在歡快的音樂里,來自四面八方的群眾一邊欣賞精彩節目,一邊品嘗非遺美食。這是記者近日在浦北縣福旺鎮雀兒山看到的熱鬧景象。
1月14日,浦北縣舉辦美食旅游文化節暨特色產業交流會。“這次旅游文化節我們安排豐富多彩的活動,有文藝演出、非遺特色美食展示、機車表演、坡心茶文化展示、燈光秀等?!备M傸h委書記劉晉介紹。
近年來,浦北縣加快推進“旅游活縣”發展戰略,持續實施全域旅游創建,構建“非遺+產業”“非遺+企業”“非遺+鄉村振興”等模式,通過以點帶面,深入推廣浦北縣綠色生態文化旅游,助力全縣文旅產業健康有序持續發展。
“通過這個活動,我了解了福旺云吞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歷史和知識。”高山村村民覃樹說。1月5日,浦北縣文化廣電體育和旅游局、浦北縣文化館以福旺云吞非遺項目為推廣主體,在樂民鎮高山村委開展主題為“迎新春·送溫暖”為民辦實事活動,走訪慰問高山村困難群眾,并與村干部、駐村工作隊員及返鄉農民工代表進行座談,介紹非遺項目福旺云吞的有關發展歷史及項目現狀,勉勵大家積極通過“非遺+企業”等模式,助推鄉村振興。
“書法家,還能給我多寫一副對聯嗎?”
“可以,沒問題?!?/p>
數九寒冬,浦北縣文化廣電體育和旅游局、浦北縣文化館攜手浦北新華書店、縣書法協會等多個部門,前往石埇、安石等鄉鎮,組織開展“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暨“迎新春·送祝?!笨萍嘉幕l生三下鄉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將新春佳節的喜慶提前送到群眾身邊。
在安石鎮,該縣書法家協會會長容世河等冒著嚴寒為群眾潑墨揮毫,書寫春聯。一副副春聯或謳歌新生活,或描繪好年景,深受廣大群眾喜愛。該縣新華書店將惠民惠農和衛生健康的圖書資料送到村民手中,為村民和返鄉農民工傳道解惑;中國鐵塔欽州分公司向群眾宣傳鐵塔能源、數字廣西等知識。
這一場面不僅僅是春節的熱鬧,更是中國傳統風水文化的體現。在春節期間的各類活動中,“非遺集市”更將傳統手藝與節日文化完美結合,包括糖畫、捏面人等,讓人們在銘記童年的同時,也傳承著傳統技藝。財神爺的出現、非遺表演的融合、民間習俗的延續,皆是一幅
從存在形態上分為物質文化遺產(有形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無形文化遺產)。明確了文化遺產的定義: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的定義,無形文化遺產是指“被各群體、團體、有時為個人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
在數字化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如何更好地傳承這些非遺文化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團隊通過數字化保護和傳播,踐行“外語話中國”的理念,讓世界更好了解中國豐富的非遺文化。在數字技術的幫助下,香格里拉的非遺文化得以生動再現于人們眼前。我們將利用現代技術
辛厝寮小學油紙傘彩繪活動為豐富學生的校園文化生活,品味傳統國粹文化,5月20日上午,辛厝寮小學開展了主題為“妙筆油紙傘,傳承非遺夢”的油紙傘彩繪活動?;顒娱_始,老師為同學們講解了油紙傘繪畫作為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悠久歷史和彩繪油紙傘的技巧,
代代傳承,劉氏風箏遠銷全國2008年,劉氏風箏被列入第二批溫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劉賀新說,家族每年會集中起來對下一代進行風箏技藝培訓,他認為傳承劉氏風箏是家族每個人的一份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