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錦技藝傳承人們在舞臺上展示技藝 依文供圖
中新網北京7月30日電 (記者 應妮)“黎風時尚·錦繡東方——東方黎錦品牌發布秀”29日晚在海南省東方市炫美亮相。“深山集市·光耀東方”非遺文創產品展于發布秀同期啟幕,旨在推進黎錦產業發展,助力非遺傳承保護與經濟發展。
品牌發布秀分為“紡,染,織,繡”四大華章,讓黎錦的上千年歷史文化綻放出獨有魅力。伴隨悠揚曲調,織娘用最質樸的方式訴說著悠久歷史,織就時代記憶。傳統與現代和諧相融,完美講述黎錦故事。
此次東方黎錦高級定制系列的設計靈感來源于黎族支系——美孚黎,依文集團設計師團隊對美孚黎紋樣進行創新性提取整合,解構黎錦背后生生不息的文化與歷史,其款式簡約大氣,裁剪利落,色彩柔和,兼顧傳統紋樣與美學密碼的黎錦,以時尚的設計與內涵為黎錦文化注入新的力量。
舞蹈《織錦舞》 依文供圖
黎錦技藝國家級傳承人符林早,以及黎錦技藝省級傳承人符永英、符拜馬丁,帶來一場跨時空的文化對話,讓黎族深厚的文化底蘊,得以盡情演繹,縱情表達。黎祖匯傳習團成員用獨特的唱腔演唱《稻酒香》與黎族傳統民歌歐歐調《相約的時候》。東方市藝術團帶來的舞蹈《鉆木取火》《織錦舞》用優美的舞臺語言,讓觀眾從不同維度領略中國傳統文化之美。
“深山集市·光耀東方”非遺文創產品展,于發布秀同期啟幕。活動為東方黎錦產業搭建了市場化平臺,通過沉浸式消費新場景,吸引更多都市消費者發現、了解、體驗民族美學技藝。
東方市市委書記田麗霞表示,活動致力于將東方黎錦打造成走向全國,走向世界的海南文化品牌,成為講述綿延千年的海南故事,中華傳統文化的靚麗名片。通過時尚的方式,讓更多人看到黎錦文化的新時代,今后將抓好非遺文化的傳承,與依文集團深入挖掘黎錦文化,探索東方黎錦發展的新途徑,推動東方黎錦元素時尚化、品牌化、國際化,讓東方黎錦成為海南自由貿易港的亮眼時尚元素。
“深山集市·光耀東方”非遺文創產品展現場 依文供圖
依文集團董事長、中國·依文中國手工坊創始人夏華說,今后依文集團將與東方市一起攜手從黎錦手工藝出發,從“指尖產業”入手,打造文化產業鏈,建立東方指尖產業標準化系統,搭建東方手工藝文化市場化平臺,將東方的特色手工藝及文化傳承者與全球品牌和消費者鏈接,助力黎錦這項古老的技藝能夠更快走向國際化市場,從而推動鄉村振興,助力共同富裕。
活動由海南省東方市旅文局、東方市民族事務局與依文·中國手工坊等單位承辦。(完)
由此可見,陽江的風箏文化源遠流長,時至今日,仍有一群陽江風箏文化的傳承人,為推廣陽江風箏不懈努力。我的爺爺、父親都是陽江風箏文化的省級傳承人,他們都非常熱愛風箏,并為之奮斗了一生。我從小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受他們的影響,自然希望繼承他們的衣
)景泰年間盛行,制作技藝比較成熟,且使用的琺瑯釉多以藍色為主,故而得名。明代工藝品的名字大都先強調年號,然后再強調東西本身,但景泰藍不是在景泰年間出現,而是在元代就出現了,到了景泰年間,皇家的重視使它,因此有了今天這樣一個通俗易懂且帶有文學
漆藝作為我國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具有實用與藝術完美結合的獨特魅力。中國是漆文化資源的大國,盛產優質天然漆,也是出土古漆器最多的文明古國。漆器是中國古代在化學工藝及工藝美術方面的重要發明。中國四大漆器:至元代,揚州已成全國漆器制作中心。
共敘運河情”揚臺大學生非遺文化研習之旅在我市展開,來自新北、臺中、屏東等島內縣市以及江蘇南通、浙江紹興、安徽馬鞍山、山東濰坊等大陸城市在揚就讀的20余名大學生,近距離體驗了揚州剪紙、廣陵古琴等非遺文化。
每一把漆扇都凝聚著孩子們對傳統文化的敬仰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孩子們接過新衣時,純真的笑容洋溢在臉上,興奮之情溢于言表。下一步,安居苑社區婦聯將持續聚焦困境兒童群體的需求,開展更多形式多樣的關愛活動,用溫暖與陪伴為孩子們點亮成長之路,助力他們